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德“經濟五賢人”批評經濟政策不改革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1-04 09:51:04


  中評社北京11月4日電/“德國遏制中國投資的企圖受到頂尖經濟學家的批評”,據英國《金融時報》3日報道,德國政府經濟政策高參“五賢人”周三向總理默克爾提交年度報告,建議“應對中國投資商進入德國持開放態度”。報告還特別指出,如果禁止中國企業收購德國機器人製造商庫卡和半導體製造商愛思強,將不符合歐盟法律。“德國之聲”稱,正在訪華的德國副總理兼經濟部長加布裡爾3日“放緩語調”,承認中國市場不可能在“一夜之間”完全開放。

  “經濟五賢人”專家小組成立於1963年,正式頭銜是“評估總體經濟形勢的專家委員會”,是德國政府經濟政策的高參。現任主席是位於埃森的萊布尼茨經濟研究所所長施密特。這次的經濟評估報告名為“改革的時代”,長達536頁。在關於中國投資的部分,報告認為,“中國投資者越來越頻繁收購德國企業的活動往往遭遇疑慮,但是即使缺少互惠對等、其中一國表現出保護主義,允許資本自由流入的那個國家仍然會得到好處。”報告稱,出於對自由貿易的理解,德國政府要求中國對外國直接投資開放市場無疑是正確和值得讚揚的,但即便是單方面開放市場也並不會帶來損失,因為追加投資自然會提高生產力以及提高工資。

  “德國之聲”稱,“五賢人”中的大部分還認為,擔心中國投資商只將目光盯在高科技產業上,未免有些過分。一方面,德國有制裁侵犯知識產權的措施,另一方面,技術轉讓為德國企業帶來新的商業契機,正因如此才使得中國企業感興趣並成為商業夥伴。不過,“五賢人”中的博芬格對此有不同觀點。他認為,放棄遵守共同遊戲規則的原則,意味著德國企業進入固若金湯的中國市場時遭遇更高的門檻。此外,沒有證據顯示,技術轉讓真的給德國企業帶來了新的機會。

  報告還對德國政府的經濟政策直截了當地提出批評。報告指出,政府沒有利用良好的經濟形勢進行改革,而是躺在前人經濟成就的基礎上睡大覺,德國經濟增長將遭遇挫折,政府應該採取措施應對英國脫歐產生的後果。

  11月2日,中國駐德國大使史明德在《法蘭克福匯報》發表署名文章“支持貿易自由化,反對保護主義”。文章稱,近期,圍繞中國企業收購德國企業愛思強在德國國內引發爭論,各方意見不一。“我對德國國內日益明顯上升的保護主義傾向深表憂慮”。文章闡述事實說:中國對德投資存量占德吸引外資總量的極小部分,僅為0.3%,僅相當於德國對華投資的1/10。“令人不解的是,中國對德投資剛處於起步階段就遭遇限制,這顯然不利於兩國經貿和投資合作的健康發展。”“但相較於美國及歐洲在德投資併購,中國無論從數量,還是金額上並不突出。讓我們困惑的是,德國內為何對美歐對德投資併購不持任何質疑或憂慮,對中企卻要強化審查,並試圖從歐盟層面加以限制。”史明德還在文中稱,中德兩國合作應由兩國政府和企業決定,不應夾雜其它政治或第三方干預因素。“德國之聲”稱,史明德的這一表述暗指此前媒體稱“德國政府是收到了美國情報部門的消息才決定叫停並重審愛思強收購案”。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