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評論壇:兩岸文化交流方向與建言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1-21 00:08:19


佛光大學教授謝大寧
 
  佛光大學教授謝大寧說,兩岸在文化傳承上有很多共同的語言,但是這些年來兩岸的發展,特別是台灣這邊的發展,確實出現了很多狀況:大陸多談血濃於水,台灣則多講文化產業。雖然文化需要載體,文化產業可以是一個重要的載體,但也應該談一些深層次的文化內涵;如果只把文化交流概括到文化產業上頭,是不妥當的,它很容易被滑轉成為只談文化產業如何合作,尋求其中的經濟利益等相關問題。

  謝大寧說,今年的兩岸和平發展論壇文化組,感覺在氣氛上已稍微有點不一樣,就是開始談一些比較深層次的問題,特別是有相當一部分聚焦到台灣認同變遷的現象上。台灣的認同變遷,不只是政治認同的變遷。兩岸政治認同的問題,不是現在才有,認同問題從來沒有解決過,但是在文化認同的變遷上,台灣現在的確有很大的轉變。

  謝大寧說,勿庸諱言,台灣在教育上所推行的所謂去中國化政策,影響確實很大。台灣現在的小學教材早就沒有“中國”;從初中開始有“中國”,可是“中國”基本上是在所謂同心圓架構之下進來的。也就是說,台灣的中華文化淵源,在現在台灣的教育里頭是被撤除的,以致兩岸的文化斷裂越來越明顯;台灣年輕人對於整個中國的歷史脈絡、文化脈絡、思想脈絡理解的程度,可以說一年不如一年。這是一個非常值得重視的問題了。因為這種文化層次的斷裂,可能外溢的效果是,會造成兩岸問題的更難解決。

  謝大寧說,雖然兩岸文化交流包括宗教等,而且這些交流非常頻繁,其基本訴求還是強調兩岸同一個血緣,同一個文化,同一個祖先,同一個脈絡的,可是這樣的訴求,在台灣整個社會變遷的環境下,它的擴散外溢效果,或者說在文化認同上的外溢效果,其實是在遞減當中。

  謝大寧認為,未來應針對台灣社會的變遷,特別是年輕人價值觀和政治認同的變遷等核心問題,來考量兩岸的文化交流問題,在這個問題上多下一些功夫。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