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富權:文總奪權鬥爭要害是推動文化“台獨”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1-23 09:48:14


  中評社香港11月23日電/蔡英文上台後,表面說是要對兩岸關係“維持現狀”,“不對抗,不挑釁”,但在實際上卻在意識形態領域加強了“去中國化”,及“文化“台獨”的部署。

  澳門新華澳報今天發表富權的文章說,實際上,在“組閣”時,最早落實部長人選的部會,就是“文化部”和“教育部”這兩個屬於意識形態及上層建築的機構,並分別委任“台獨”分子鄭麗君和潘文忠出任。其中前者曾經在民進黨“不分區“立委”任內,支持“獨派”學生陳為廷於踐踏“國會”、官員,並在“太陽花學運”期間質疑馬英九是要急著通過《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為以後兩岸貨品貿易協議、兩岸和平協議鋪路。後者則在“國教院”副院長任內,負責十二年國教課綱的規劃工作,此時正逢馬英九政府進行微調課綱,他因為不配合課綱調整工作,而被調離職務,遭到冷凍。因而,此二人都是推動“去中國化”及“文化“台獨”活動的急先鋒。尤其是後者,最近推出全島八十多所大學聯合擴大向港澳和海外僑生招生的活動,這儘管是因應島內生源嚴重不足的“救亡”行動,但也不無參透著要為“台獨”事業爭奪青年人的“潛意識”其實是“明行為”。

   而在近日,圍繞著“中華文化總會”發生的“奪權鬥爭”,就更是蔡英文推動“去中國化”及“文化“台獨”互動的重要一環,而且還是自己親自赤膊上場。誠然,從中華文化總會”的發展軌跡看,在二零一零年一月之前,該會的會長都是由領導人兼任。但在兩岸關係緩和之際,馬英九考慮到推動兩岸文化交流的需要,因而不但是為該會改名,將帶有“兩國論”意涵的“國家”改為“中華”,而且還讓沒有任何公職的劉兆玄接任原由自己兼任的會長,以方便到大陸參與文化交流活動,及邀請大陸文化團體或個人到台灣地區進行文化交流。

   但蔡英文卻急不迫待,要向劉兆玄進行“奪權鬥爭”,要劉兆玄辭職,並在新一屆會員大會舉行前夕,託人急忙向總會送交新入會的幾百人名冊,而且更是赫然有蔡英文的名字在內。這顯然就是要接任會長的部署,因而倘是連會員都不是,又如何會被會員們選舉為會長?劉兆玄的抵制,包括以技術的理由拒絕接收該批入會表格,及拒絕辭職。這如其說劉兆玄是“棧戀”,但不倒說是他不願見到這個主要職能是推動兩岸文化交流的團體,落入拒絕承認“九二共識”的蔡英文的手中,並被她改造成為推動“去中國化”和“文化“台獨”的重要利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