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摩蘇爾攻城戰膠著 恐怖之根難除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1-26 15:59:17


 
  武裝人員在居民區內布置狙擊手、藏匿汽車炸彈、設置火箭彈發射器,將平民當作“人肉盾牌”。政府軍為避免平民傷亡,無法使用重型武器,只能進行地毯式搜索,確保一條街區內所有房屋都沒有武裝人員才能繼續向市中心推進。這不僅增加了士兵的傷亡風險,也延緩了戰事的推進。

  聯合國人道主義協調辦公室在一份最新報告中說,截至11月20日,摩蘇爾戰事已導致約68550人無家可歸,而摩蘇爾周邊已經完工的8個安置營地只能接收6萬人,聯合國和伊拉克政府正在加緊修建新營地。該機構在戰役初期曾估計,攻城戰開始後可能需要疏散20萬人,最壞情況下這一數字會達到70萬。

  在難以疏散平民、又要減少人員和財產損失的情況下,伊拉克政府軍難以有效、快速地收複失地。但分析人士指出,在完成對摩蘇爾合圍後,即便攻城戰遭遇較大阻力,“伊斯蘭國”在伊拉克的敗局已定,奪取摩蘇爾只是時間問題。

  恐怖主義難除

  伊拉克蘇萊曼尼亞大學前政治系主任迪拉爾·艾哈邁德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從“伊斯蘭國”在伊拉克和敘利亞產生、發展和走向毀滅的歷程看,大國博弈和地區動蕩是其生存的有利條件。該組織利用伊拉克國內政治和教派矛盾,分裂黨派和族群,同時從大國對伊拉克內政的干涉中獲益。

  2003年,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破壞了伊拉克原有政治生態,伊各黨派為爭權奪利挑起教派衝突。2004年,“基地”組織趁亂在伊拉克北部建立分支,打著反美口號招兵買馬。

  2011年,在伊拉克安全秩序尚未重建的情形下,美國從伊拉克匆忙撤軍,加劇了該國的動蕩。正是在此背景下,2014年6月,脫胎於“基地”分支的極端組織“伊斯蘭國”迅速崛起,奪取了擁有200多萬人口的摩蘇爾市。

  與此同時,包括美國在內的一些大國在中東的激烈博弈也讓恐怖組織得以發展壯大。2011年3月,敘利亞國內出現反政府遊行,並很快蔓延至全國多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和海灣國家為推翻敘利亞政府,不加區分地向敘反政府武裝提供資金及武器裝備。“伊斯蘭國”頭目巴格達迪也打著反對敘政府的旗號獲得了一些國家的支持,從而迅速壯大了自身實力。

  分析人士認為,即便“伊斯蘭國”從摩蘇爾和敘利亞的拉卡敗退,但只要伊拉克國內局勢動蕩不減,敘利亞境內的大國博弈依然激烈,“伊斯蘭國”賴以生存的土壤就難以徹底清除,恐怖主義就依然可以在中東找到生存的空間。

  (來源:新華社)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