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互聯網“壓歲錢”成民俗新玩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2-02 18:43:51


 
  如今,不少“00後”面對壓歲錢表現得不再“羞澀”,“恭喜發財,拒絕現金,請發微信紅包”也成了當下“00後”們的口頭禪。

  家住杭州閘弄口街道,今年52歲的陳鳳倩這幾日被孩子們拉進了一個由親戚組建的微信群。過年了,大家開始在群裡發紅包,陳鳳倩也搶了一個。“才3毛錢!”陳鳳倩在群裡發了一則語音:“紅包太少啦。看我發給你們。”200元一出手,很快獲得了10多個人的感謝表情。

  “感覺孩子們更喜歡這種方式,搶到紅包了估計也很高興吧。”陳鳳倩笑道。

  收紅包的方式變多了,如何處理這些紅包也成了一些家長的困惑。衢州市龍游縣的李佳佳小朋友今年成了收紅包大戶。他的父親李峰想了個好法子,準備用這部分紅包以孩子的名義給孩子購買一些理財產品,引導孩子理性消費。

  近些年在衢州出現了一波過年旅遊熱。這個春節,衢州的歡樂旅行社接到了很多上海迪士尼二日游的訂單,八成是一些學生家長不再發“壓歲錢”,而是為孩子購買車票或機票、預訂酒店,把旅遊產品打包送給孩子替代“壓歲錢”。

  陪伴是技術無法替代的

  社會上也出現了一些質疑聲:互聯網等現代通信工具方便了人們的溝通,也影響了過年的行為方式,但減少了人們面對面交流的時間。比如在某些親朋好友的聚會上,手機成為阻礙交流的“罪魁禍首”,人們低頭過度專注於搶紅包、聊天,讓他們忽視了近在眼前的家人朋友。

  “過年兒女不在身邊父母總是失落的,見不到面的壓歲錢總比不上面對面的親切和溫暖。”市民林歆說,女兒遠在美國讀書,今年要回衢州過年。林歆很高興。“孩子在身邊的感覺真好,有些陪伴是技術無法替代的。”

  民俗學者:

  新年紅包新玩法

  壓歲錢在中國源遠流長,“互聯網+”紅包的流行體現了互聯網技術與年俗的交融,金額不再是人們最看重的元素,有助於倡導清新風氣。“它可以看作壓歲錢在網絡時代的傳承,在傳承中同樣也伴隨著革新。”浙江省衢州市民俗學者汪筱聯說。

  2014年1月微信推出“新年紅包”功能以來,支付寶、微博、QQ等紛紛涉足。經過羊年春節的“現象級”大爆發,“紅包”一詞脫離了傳統概念,延伸出了互聯網化的新內涵。而移動端的“發紅包”功能,也成了各大社交平台或構建場景吸引用戶,或創新玩法打造差異,或切入移動支付領域等的必備神器。汪筱聯說:“種類繁多的搶紅包新玩法,讓網民體驗到科技進步的歡樂,也讓更多人感受到社交分享的喜悅。”

  (來源:人民日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