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買“槍手”抹黑中國?日本這次“玩脫了”!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2-10 11:37:11


  中評社北京2月10日電/《星期日泰晤士報》近日接連爆料,日本駐英國大使館從大約1年前開始,每月出資一萬英鎊,收買英國“亨利·傑克遜協會”智庫,讓後者唆使官員和記者在英國主流媒體和政界渲染所謂“中國威脅論”。

  日本抹黑中國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但這次卻“玩脫了”。不但外交“攪局”沒能得逞,還讓自己成為了此次政治醜聞的最大主角。

  耍心機?日本借英智庫對中國“下黑手”

  在“亨利·傑克遜協會”鼓動下,包括英國前外交大臣馬爾科姆·裡夫金德、英國海軍原參謀長洛德·韋斯特上將等人都曾在該智庫詆毀中國的文章上署名。

  去年8月,“亨利·傑克遜協會”曾說服裡夫金德為英國《每日電訊報》上的一篇文章署名,該文章造謠中國可能利用後門技術操控核電站。

  該協會還請求韋斯特為一篇在南海問題上詆毀中國的文章署名。文章寫道:“想到一個崛起中的大國可能企圖強行奪取一條重要貿易航道的控制權,我對此無法容忍。”

  《星期日泰晤士報》認為,在喬治·奧斯本擔任財政大臣時期,英國與中國合作日益密切;日本大使館的這一行為顯露出日本對中英關係“黃金時代”憂心忡忡。

  瀏覽“亨利·傑克遜協會”的官方網站可以發現,在日本花錢雇傭該協會之前,該網站鮮有涉華內容。但在日本插手之後,這家所謂的智庫就成了日本的“臟水桶”。不僅在網站上開辟“中國”專欄,推介與中國有關的研討會、論壇等,而且一邊倒地釋放反華言論。

  花重金!日本在全球炮製“中國威脅論”

  “亨利·傑克遜協會”醜聞決非偶然,這只是日本政府在全球對華大打輿論攻擊戰的一個案例。

  除英國外,日本還把觸角延伸至美國、東南亞、南亞等國家和地區,在當地對智庫、學界、政界、媒體展開各種利誘攻勢。

  為了杜撰和渲染所謂的“中國威脅論”,日本不惜重金。《產經新聞》報道說,日本當局為了強化針對中韓的“輿論攻勢”,由政府資助民間智庫在領土主權、歷史認識等方面的研究和傳播。僅此一項,就在2017財年預算案中列支5億多日元(約合442萬美元)。

  除了外國智庫,日本還把“培養人選”的範圍拓展到各國政要、輿論領袖等。2016年日本外交藍皮書就明確指出,要加大培養“親日派”和“知日派”的力度,外務省要積極邀請“對輿論和決策有很大影響力的各國要人”。

  齊失聲!日媒對安倍右傾行徑視而不見

  日本收買“亨利·傑克遜協會”曝光後,“今日俄羅斯”、《印度快報》等媒體紛紛報道,日本媒體則集體選擇沉默, 故意對此事避而不談,僅有部分網友在某些論壇上提及。

  共同社客座論說委員岡田充說,很多日本記者私下感嘆“不在稿子裡加入批判中國的評論,稿子就通不過。”“中國威脅論”在日本的輿論空間中已經被“常態化”。

  比如說,去年10月中國成功發射神舟11號和天宮二號,《產經新聞》立即以《世界警惕中國軍事利用加劇》為題進行報道,其他日媒也持類似論調。

  安倍政府則軟硬兼施地加強對日本媒體的控制,定期以私下聚會的方式與各大媒體的高層會面。這些年,儘管安倍在右傾道路上暴走,歪曲歷史、美化戰爭、頑固修憲,卻鮮有日本媒體對其指正批評,即使言行觸及底線,也能躲開民意的反彈壓力。

  博同情?日本為謀求軍事化煽動危機感

  日本政府和媒體炮製、渲染中國威脅論的背後,是日本通過新安保法,解禁集體自衛權,軍費五連增,以及修憲勢力蠢蠢欲動。

  據報道,在新安保法審議之前,為尋求日本民眾對安保法案的理解,安倍曾親自在日本電視台、互聯網節目中進行解釋,但越解釋,法案的矛盾就越突出。因此,日本政府轉而宣傳“中國威脅”,煽動危機感,妄圖以此來博取民眾的“同情”。

  正是通過鼓吹“中國威脅”,尤其是軍事威脅,安倍政府通過媒體給民眾營造了一個虛假的“危機環境”,使其掙脫“專屬防衛”的束縛,解禁集體自衛權,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則”,並進一步邁向修憲等原本不得民心的行為看上去似乎“合情合理”。

  對此,橫濱國立大學名譽教授村田忠禧曾指出,“作為鄰國,日本會受到中國的發展和變化的巨大影響,不應簡單地被‘威脅論’衝昏頭腦,而應看清時代潮流,根據事實,做出冷靜客觀的判斷。”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表示,日方一方面呼籲改善中日關係,如果另一方面又無端攻擊抹黑中國,這就涉及誠信的問題了。我們敦促日方切實端正對華認識,多做有利於中日關係改善的事,而不是相反。





(來源:新華社)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