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大齡自閉症家庭焦慮:我死了,孩子怎麼辦?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3-24 12:24:39


 
  未來之路

  “希望房子抵給國家,來照顧我孩子”

  “我死了,孩子怎麼辦?”這幾乎是所有大齡自閉症患者家庭的終極焦慮。

  周惠曾有過一次瀕臨死亡的恐懼。她有糖尿病,每次飯前需要注射胰島素。有次她打完針,發現飯菜幾乎被程程全部吃完了,她只能簡單的塞了幾口。

  到了後半夜,周惠低血糖了。她常年在枕邊備著糖塊兒,那天,她憋足了力氣抓起一塊糖,可是怎麼都撕不開糖紙。程程就在旁邊看著她,卻全然不懂是怎麼回事。周惠感到自己馬上要死了,她萬分恐懼,“我死了,程程明天可怎麼辦呢?”

  終於,周惠拼命用牙齒把糖紙扯開了個口子,塞進嘴裡的一刹那,她的眼淚嘩嘩地流了下來。

  家庭壓力過大,機構運營狀況堪憂,技能培訓與支持性職場缺位。多重困境下,大齡自閉症患者該何去何從?

  新京報記者查閱有關部門多份針對殘障人士、自閉症人士的政策文件,發現多為針對0-6歲的低齡患兒。如殘聯開展的針對貧困自閉症患者的康復救助項目“七彩夢行動計劃”,針對的是3-6歲的兒童;《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殘疾人小康進程的意見》中規定自閉症患者免費得到輔助器具配置和康復訓練等服務,但也僅針對0-6歲兒童。

  惠及大齡自閉症患者的僅有一項2012-2015年度殘聯與財政部聯合開展的“陽光家園計劃”——智力、精神和重度殘疾人托養服務項目,但項目直接資助的是提供托養照護服務的機構,且資助標準偏低,按是否提供寄宿,規定每年每人的資助標準為高於600元和1500元。尚不夠一個大齡自閉症患者一個月的托養費用。

  中國精神殘疾人及親友協會孤獨症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孤獨症機構服務協會會長兼秘書長郭德華博士對新京報記者說,整個社會對大齡孤獨症患者的服務非常之少。政府應該出台相關的政策,對大齡自閉症患者同樣給予補助。因為沒有補助家長就沒有足夠的經濟能力,只能讓孩子呆在家裡。

  他認為,政府還要支持社會力量去建立更多的服務機構,通過政府購買社會服務來支持這樣的機構。對於機構來說,最大的問題就是專業人員很少,這些都需要社會和政府一起來推動。

  他表示,在上述前提下,大齡患者和小齡患者才能實現“無縫對接”。

  好的現象是,相比十年前,乃至二十年前的社會環境,自閉症常識的傳播、官方以及民間的康復機構有了新的發展,國家也把自閉症兒童的救助作為一項社會化的系統工程,倡導需要長期投入的事業。比如 2014年1月,教育部、發改委等七部門下發《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14-2016年)》的通知,提及“鼓勵有條件的地區試點建設孤獨症兒童少年特殊教育學校(部)”。

  多位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也通過多種渠道發聲,就大齡自閉症患者保障問題建言獻策。

  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吉林省教育廳原副廳長孫鶴娟提交了《關於健全自閉症兒童少年終身保障體系的建議》的議案,建議加大對自閉症兒童終身保障的投入。

  孫鶴娟說,希望對自閉症群體建立一個終生服務體系,從出生到終老,針對各個階段的不同需求都要有關懷。

  孫鶴娟建議,每個社區都有一個自閉症人群的交流指導、康復訓練的中心,這個終身康復體系建在社區,既減輕家庭負擔,又能方便父母照看孩子。

  孫鶴娟建議,把自閉症患者的康復訓練費用納入醫保,統籌解決,不分人群,不分年齡段。對自閉症患者人群的就業,應該有專門的機制給予特殊扶持,對能力較強的自閉症患者,甚至可以給予一定的創業基金扶持。

  多位受訪的母親都表示,希望國家能成立一個基金,她們攢錢交給基金,“房子抵給國家也行”。等她們老了、無法照顧孩子了,由國家把孩子們照顧終老。或者是成立既接收老人也接收孩子的養老機構,這樣等他們老了,可以帶著孩子一起住進去。

  康納洲的工作人員孫硯梅有一個21歲的自閉症兒子思陽(化名)。2014年,她賣掉湖北老家的房子,帶著思陽來北京康復,也在康納洲找到了工作。

  孫硯梅早年離異,母親中風8年,她一直一個人帶孩子生活。

  去年,孫硯梅參加過一次死亡體驗活動,要寫生前遺囑,那一次,她認真思考了她死後思陽的出路。思來想去,覺得還是托付給孩子的父親比較好。

  她給離異的丈夫發了短信,問萬一自己死了,是否能把思陽送到他那裡。

  等了許久,前夫沒有回復。

  (來源:新京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