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氣候變化致拉美地區極端天氣頻發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5-05 15:08:08


  中評社北京5月5日電/阿根廷氣象學家辛迪·費爾南德斯發現近年來阿根廷的雨天非同尋常。

  “每次的降雨量比以往要大很多。”在阿根廷國家氣象局工作的她將這種極端降雨天氣頻發的原因歸結於氣候變化。就在幾周前,阿根廷的7個省份都遭受不同程度的暴雨,致使成百上千人疏散。

  無獨有偶,今年以來,南美大陸北端的哥倫比亞、厄瓜多爾,西部沿海的秘魯等國也因極端天氣而損失慘重。

  受“沿海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秘魯全國遭遇暴雨襲擊,山洪暴發,河水泛濫,許多地方泥石流成災。迄今,洪災已經造成上百人死亡,超過15萬人無家可歸,6000公里公路被毀……秘魯國防部部長豪爾赫·涅托·蒙特西諾斯表示,在這些天災後的重建預計需要120億到150億美元。

  秘魯的洪水未退,哥倫比亞、厄瓜多爾的暴雨又接踵而至。由於3月底的連日暴雨,哥倫比亞西南部城市莫科阿市在4月1日凌晨發生泥石流,造成300多人死亡,其中包括上百名兒童,這是近年來哥倫比亞傷亡人數最多的自然災害之一。

  當民眾仍沉浸在悲痛中時,4月19日凌晨泥石流再襲哥倫比亞。中部城市馬尼薩萊斯至少14人死亡,75棟房屋被毀。馬尼薩萊斯市市長奧克塔維奧·卡多納表示,當地18日晚降雨量達143毫米,相當於平時一個月的降雨量。

  在鄰國哥倫比亞暴雨不斷時,委內瑞拉卻已經歷兩年的乾旱。委內瑞拉科學研究院的生物學家卡洛斯·達里奧·拉米雷斯說:“2015年和2016年的乾旱給當地的農作物和野生動物帶來嚴重危害。”

  與費爾南德斯一樣,很多氣象專家認為氣候變化是導致這些極端天氣事件頻發的罪魁禍首。

  74歲的墨西哥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何塞·馬里奧·莫利納說,科學數據表明,近年來拉美地區乃至全球範圍內的極端天氣事件比30年前明顯增多。二氧化碳在地球的能量平衡中扮演重要角色。隨著排放到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增多,地球的能量平衡被打破,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極端天氣事件頻發。

  委內瑞拉氣候專家塞薩爾·歐洛希奧·普雷托認為,近來南美大陸發生的災害是提醒全世界重視氣候變化的一個警鐘。“既然我們已經感受到氣候變化的威力,就應該將巴黎氣候大會所規定的內容變成每個國家的發展準則。”

  巴黎氣候大會於2015年通過全球氣候變化新協定,為2020年後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作出安排。《巴黎協定》指出,各方將加強對氣候變化威脅的全球應對,把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攝氏度之內,並為把升溫控制在1.5攝氏度之內而努力。

  莫利納認為,在《巴黎協定》的框架下,大部分拉美國家都已經開始行動。比如,阿根廷正在興建很多風力發電設施,墨西哥有很多太陽能和風能項目。“應對氣候變化需要全球共同的行動。”

  除了減緩氣候變化的措施,普雷托認為,針對拉美地區而言,如何應對氣候變化所導致的後果同樣值得討論。

  聯合國拉美和加勒比經濟委員會曾發布報告說,拉美是世界上面對氣候變化最脆弱的地區之一。面對全球氣候變化帶來的不利後果,拉美國家缺乏前瞻性的預防機制和綜合性治理措施,以災後重建為主的應對措施比較“被動”,並帶有較大“隨意性”。

  普雷托認為,拉美國家必須大力提高政府部門對氣候變化的重視程度,盡可能深入地調研判斷氣候變化對生產、金融等領域的影響,並構建自然災害預防機制。

 (來源:新華社)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