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仰觀日月 牽手北斗——海絲路上的技術指南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5-11 14:08:52


 
  從羅盤指路到北斗導航

  牽星術和指南針可謂中國古人帶給世界航海天文領域的兩大發明,而兩者的結合普遍被後人稱作“航海技術史上的一次革命”。

  中華文明從不吝於分享經驗與技術。中國古人在涉險航行後不僅總結各種方法、技術、文獻,更把這些成果通過海上絲綢之路與沿線各國分享。這直接推動了航海技術的進一步發展,隨之而來的是造船、紡織、營造等更多技術擴散至世界各地。

  據《十七世紀暹羅外交檔案》記載,定居暹羅(今泰國)並從事航海工作的華人為推動暹羅的航運技術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1679年時,暹羅的遠航船只基本由華人聚資建造,使用的完全是中國技術。當時暹羅國王的公務船都是由中國人駕駛。《清實錄》記載,公元1724年暹羅遣使來華,“其來船梢目九十六人,本系漢人”。指南針技術也被阿拉伯人傳入歐洲,哥倫布和麥哲倫的海上航行都離不開航海羅盤。

  曾經,北斗星是牽星術中用於定南北方位的重要參照。如今,中國自主研製的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正在為全球越來越多航海者指引方向。在地球上空,23顆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BDS)的衛星正日夜不停運轉,與美國全球定位系統(GPS)、俄羅斯格洛納斯以及歐洲伽利略並稱為全球四大衛星導航系統。

  “古代絲路把很多中國技術傳到其他地區。現在,伴隨‘一帶一路’倡議,中國的高新技術在全世界開花結果,如高鐵、高速公路、信息化技術等,中國與很多國家分享經濟發展和成長。”兩院院士、武漢大學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李德仁教授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