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央網路報:去除中國元素 不利台灣安全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5-31 09:54:46


蔡英文
  中評社台北5月31日電/“端午節是紀念台灣的河神,不是紀念中國的屈原”。這是陳水扁在位時的妄言,堪稱是民進黨上次執政“去中國化”的極端代表言論之一。過去一年民進黨再度執政以來,“去中國化”的腳步持續進行,其藉此為“台獨”鋪路意圖一直都很明顯。 
 
  中央網路報今天“點評”專欄文章說,蔡英文在許許多多的場合中,能用“這個國家”來稱呼“中華民國”時,就不稱“中華民國”而稱“這個國家”,其原因淺顯易知,即原汁原味的“中華民國”含有明確的中國元素。她在兼任中華文化總會會長的就任講話中,竟然連中華文化四個字提都不提,遑論強調台灣社會處處散發的中華文化氣息及中華文化對兩岸關係的重要性。 
 
  她未援幾十年往例以發表“總統”元旦講話,也就避開了必須照例宣佈今年為“中華民國”開國一百零六年的規矩,從而再度省去提醒台灣和中國的歷史連結。她也不援例在植樹節植樹,以免人們憶起這是中國共和之父孫中山先生的逝世紀念日。又其取消遙祭黃陵的傳統做法,為的當然也是是無意延續炎黃子孫、中華民族的理念。 
 
  此種執政立場,擴及到貶抑孔子、鄭成功等等具有民族代表性的歷史人物。“去黃帝”、“去屈原”、“去孔子”、“去鄭成功”、“去孫中山”,乃至到處砍毀蔣中正塑像頭顱,以及堅守“一邊一國”的中學歷史課綱。又如“國防部”無意辦展以紀念七七事變八十周年;駐美代表處把庭院的國徽佈置模糊化。以上都是“去中國化”一個接著一個的環節,可謂是繼陳水扁見中國之名即予更改之後,從文化及歷史上盡力斬除台灣所存的中國元素,那麼藉清理不當黨產之名打擊國民黨,原因也就不可能不包括敵視其中國國民黨的全稱。 
 
  因此,蔡英文一年來對大陸採取的“不挑釁、沒意外”,其實很容易被各方看出是為了避免給大陸找到使用霹靂手段的機會,但仍透過行政權與操控輿論來割裂兩岸淵源,以致勢必刺激大陸輿情及壓縮中共對台政策的彈性空間,這和台灣所需的和平環境與經濟發展,根本背道而馳。 
 
  台灣長期所保留的中國元素和中華文化傳統,一直受到大陸各界讚譽,這不僅是促進兩岸關係的正能量,也是在兩岸當局陷入僵持對立之際,維護兩岸感情聯繫、抑制雙方攤牌危機的最後防線。蔡英文、民進黨應予正視,以免兩岸關係的道路愈走愈窄,直至最終對撞。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