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全球移動支付市場冷熱不均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7-24 11:39:07


 

  線下支付成“痛點”

  “從國外移動支付整體情況來看,發展中國家移動支付發展很快,而歐美等發達國家的移動支付反而相對落後。”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互聯網經濟研究室主任李勇堅分析,這主要是因為在一些發達國家,信用卡支付已成為了一種習慣,消費者向移動支付轉移過程還沒有完成。而商家對使用移動支付的積極性也沒有完全調動起來。

  在一些國家,信用卡支付甚至比移動支付還要便捷。據華人周穎介紹,英國民眾有時會使用蘋果支付和貝寶來進行線上消費,線下消費主要還是使用信用卡。英國的信用卡大都有非接觸感應功能,30英鎊以下的金額無需輸入密碼,只需把信用卡放在接收器上“嗶”一下即可完成付款,十分方便。“相反,手機支付時卻需要刷指紋,比較麻煩。”

  維薩(Visa)2016年的數字研究報告顯示,歐洲移動支付主要集中於線上支付,對於各種線下支付場景的支持力度不夠。消費品市場研究公司的研究結果表明,2015年在歐洲只有3%的店內付款由手機完成。以貝寶為例,在歐洲各國民眾使用的軟件中,貝寶可以說是移動支付市場的“大哥”。它可以在190個國家使用,支持17種貨幣交易,全球超過1.53億用戶。但它也有局限性,即主要用於線上支付,線下支持的商戶十分有限。蘋果公司蘋果支付的合作商家整體響應速度較慢,普及程度並不高。

  截然相反的是,在印度、肯尼亞等發展中國家裡,移動支付卻快速發展。

  中國“後發優勢”大

  無現金化已成為近幾十年全球各國商業發展的大趨勢,而信用卡支付和移動支付是“無現金化”的主要實現方式。英國《金融時報》報道,2016年中國移動支付規模是美國的近50倍。然而,為何歐美發達國家和中國、肯尼亞等發展中國家在移動支付的發展上會出現“冷熱不均、分化嚴重”的情況呢?有業內人士認為,這種結果主要是由“信用卡文化”和“運營方式”導致的。

  英國《金融時報》分析,中國在移動支付方面領先於美國,是缺乏其它可行的非現金支付方式的結果。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信用卡普及率較低,而用借記卡進行支付又較為繁瑣,通常需要通過短信、隨機密碼等認證。相比之下,用支付寶或微信進行支付要簡單得多,只需要掃一下零售商的二維碼即可。

  有市場研究機構報告顯示:與美國和其它地區不同,中國沒有深厚的信用卡文化。實際上,中國直接從現金支付跳到了移動支付。

  其它移動支付普及率高的發展中國家同中國有相似特點,即移動支付系統方便了零售店購物支付。大多數發展中國家長期以來比較習慣於現金交易,移動支付避免了大量現金交易帶來的風險,使人們不用奔波銀行取現,就能購買到商品。澳大利亞儲備銀行《移動支付在發展中和發達經濟體的發展趨勢》報告也提到,移動設備讓邊遠地區的人們不用現金即可進行交易,減少了持有大量現金的風險。另外,移動設備還能用於購買必需品(比如電),這樣人們就不需要長途跋涉購買必需品或者通過第三方平台進行支付。

  此外,李勇堅認為,國內移動支付能夠快速發展,離不開移動支付主導企業的大力推廣。“國外線下消費場景的滲透程度遠不如國內,這主要是因為在中國,移動支付的領先企業都是依賴於別的業務——支付寶依賴於電子商務企業、微信支付依賴於即時通訊,所以推廣的速度快。而國外的主導方主要是硬件製造商,比如蘋果、三星等,整合資源的難度大,推廣較為緩慢。”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