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全力推進法治中國建設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8-08 14:31:14


 

  有專家提出,黨的領導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根本保證。一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黨的重大決策,黨的十五大明確把依法治國確立為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十八大明確提出要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十八屆四中全會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進行了迄今最詳細最全面的頂層設計;二是黨對法治國家建設的領導既是政治原則更是具體實踐,法治國家建設上的每一個重大進步都是黨的領導的生動體現;三是中國共產黨是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的政治保證,具體體現在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上。

  有專家認為,必須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法律和道德既彼此區別,又不可分割,都是國家治理、社會運行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全面依法治國,必須堅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實現法律和道德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一是以法治價值保證科學立法,用道德價值來明確立法權力邊界,用以德立法、人民立場來防止立法的部門化利益化傾向,用良法善治彰顯法治價值;二是以法治敬畏支配嚴格執法,通過增強執法部門和人員的執法道德,厚植其法治敬畏,促進嚴格執法、提升執法質量;三是以法治平等貫穿公正司法,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平等原則,來引領司法活動中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實現,從而保證司法公正、提高司法公信力;四是以法治信仰強化全民守法,強化道德對法治文化的支撐作用,使得法治轉化為公民的內心自覺,德治轉化為公民的法治道德。

  第二,關於科學民主立法。與會專家一致表示,全面依法治國,是由立法、執法、司法、守法等諸多環節組成的完整“鏈條”。全面依法治國,首先要有法可依,必須堅持立法先行,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抓住提高立法質量這個關鍵,完善立法體制機制,堅持立改廢釋並舉,增強法律法規的及時性、系統性、針對性和有效性。

  有專家提出,要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一方面,要堅持以憲法為統帥形成完備法律體系。憲法是母法,是立法的依據,必須在憲法範圍內開展工作,積極推進法律規範立改廢釋工作,加快完善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體系,完善包括市民公約、鄉規民約、行業規章、團體章程在內的社會規範體系,為全面依法治國提供基本遵循;另一方面,要適應實踐需求突出重點領域。要立足社會形勢的發展變化,抓緊完善城市管理、環境保護、網絡安全、歷史文化等方面的法律法規,為現代社會治理提供堅實的法制基礎。

  有專家提出,要提高立法質量,確保法律務實管用。要改進立法方式,拓展人民參與立法的途徑,通過專家論證、公開徵詢立法項目、委托無利害關係第三方草擬法律法規草案等方式,讓立法更加體現廣大人民的意志,最大限度地遏制部門利益。還要提高法律規範的精細化程度,改變過去“立法宜粗不宜細”的做法,法律規範不僅在內容上要具體、明確,具有可操作性,還要邏輯嚴密,避免出現歧義和誤解。

  有專家認為,立法要主動適應改革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一是增強立法的主動性,對各方面、各地方提出的創新需求,應當從立法上及時研究提出解決問題的路徑和辦法;二是增強立法的及時性,對於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全面深化改革迫切需要的立法,必須反應靈敏,適時立項,及時啟動立法程序,積極回應社會呼聲和人民訴求;三是增強立法的系統性,綜合運用制定、修改、廢止、解釋等多種形式,做到各項制度相互銜接、統籌協調、形成合力;四是增強立法的針對性,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中迫切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開展立法工作,使法律規定的內容科學合理協調利益關係,真正解決現實問題;五是要增強立法的有效性,研究清楚法律所調整的社會關係,將各種可能的情況都盡量考慮到,科學嚴密地設計法律規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