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環保督察,讓綠色成為發展底色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8-11 14:38:28


  中評社北京8月11日電/中央環保督察正是要以制度的剛性確保落實,促進綠色發展和綠色生活落地生根   

  日前,第四批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工作拉開序幕,8個督察組將陸續實施督察進駐,對吉林、浙江、山東、海南、四川、西藏、青海、新疆(含兵團)開展督察。黨的十九大召開之前,中央環保督察再度利劍出鞘,實現對全國各省(區、市)督察全覆蓋,展現出中央解決環境問題的決心、推動綠色發展的信念。

  環境保護持續發力,綠色發展引領深刻變革,綠色生活成為風尚……黨的十八大以來,生態文明建設深入推進,生態文明的理念日益成為社會共識,尤其是新環保法生效以來,我國的環保執法取得了重大進展,執法力度、處罰力度大大增強,企業的守法意識大大提升,嚴重的環境違法情形逐漸減少,環境質量也在日益改善。但實踐中依然有一些積重難返的問題,需要中央環保督察來啃硬骨頭。前段時間通報的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破壞典型案例也說明,如果缺乏“四個意識”、缺少監督落實,理念不會自動轉化為行動,中央的決策部署也可能難以落到實處。在現實生活中,重發展、輕保護的觀念在一些地方仍然根深蒂固,環保陷入了“說起來重要,做起來不要”的困境。在這樣的背景下,建立中央環保督察長效機制,正是要以制度創新為生態文明建設保駕護航,為環境保護的貫徹落實提供制度保障。正如中央深改組會議指出的,“建立環保督察工作機制是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抓手”。

  “原來治污就像打一巴掌,這次感覺刀真的架在了脖子上。”來自被督察企業負責人的感言,真實地反映著中央環保督察動真碰硬的力度。“為應付檢查做表面文章”“不作為、亂作為問題多見”“存在生態環境保護為經濟發展讓路的問題”……縱覽前三批中央環保督察的反饋意見,措辭越來越嚴厲,點名越來越具體,這些變化折射出中央環保督察絕不是走過場,而是真刀真槍、力求實效。立案偵查超過千件,立案處罰超過萬家,約談、問責均超過萬人,這些實打實的行動讓長期偏軟的環保法律法規長出了“鋼牙利齒”,讓環境保護從“不通電的高壓線”變成不可逾越的紅線。可以預期,第四批中央環保督察也將掀起環保衝擊波,在全國範圍內形成綠色發展的鮮明導向。

  更應看到,經過一段時間的運行,中央環保督察正在形成能夠施之長遠的制度經驗和鮮明特點。比如說,創新環保督察工作方式,既注重抓住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也善於與群眾良性互動。“生態環境保護能否落到實處,關鍵在領導幹部。”中央環保督察以環保黨政同責落實情況為督察重點,既查污染企業,更督黨委和政府,就是為了讓各級黨委和政府扛起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體責任。同時,從開通舉報電話,到一線實地暗訪,中央環保督察也注重與當地群眾密切互動。“奔走呼號了10多年的苦難事,向督察組報告不到3天就解決了,大快人心!”群眾的呼聲,說明上下聯動就能形成強大合力。中央環保督察也許有時間限制,但更好樹立起各級政府的主體責任,激發起人民群眾的環保意識,就能涵養出促進綠色發展久久為功的力量。

  再比如說,樹立問題導向,具有強烈的現實針對性。第一批中央環保督察公布反饋情況,就明確提出“大氣污染突出”“生態功能退化”等問題,直面問題的勇氣、求真務實的態度,讓不少媒體感慨“污染‘膿包’被逐個刺破”,樹立起中央環保督察的公信力。第四批中央環保督察拉開序幕,也明確要求,既盯住中央高度關注、群眾反映強烈、社會影響惡劣的突出環境問題及其處理情況,又檢查環境質量呈惡化趨勢的區域流域及整治情況;既督辦人民群眾反映的身邊環境問題的立行立改情況,又督察地方黨委和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環保不作為、亂作為情況。這正是要把問題導向貫徹始終,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誠意和決心來推動環保工作落到實處。

  這段時間以來,河北塞罕壩林場的綠色奇跡感染了不少人:荒原變成林海,沙漠變成綠洲,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範例,展現出綠色發展的蓬勃生機。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在綠色發展方面搞上去了,在治理大氣污染、解決霧霾方面作出貢獻了,那就可以掛紅花、當英雄”。中央環保督察正是要以制度的剛性確保落實,促進綠色發展和綠色生活落地生根。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