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學界呼籲給智能學科一個新“戶口”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8-21 10:02:26


 
  根據國家《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研究生的學科、專業目錄》,我國目前有13個學科門類和111個一級學科,國家不設二級學科,大學可自主設置。

  “我國目前的學科門類和一級學科是由上而下設立的,對規範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具有指令性意義,有明顯的中國特色。”李德毅說,無論是一級學科,還是二級、三級學科,本來並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但是一級學科確實更便於匯聚資源。

  2010年起,中國人工智能學會開始論證設智能科學與技術為一級學科,李德毅認為,由現有多個學科交叉滲透形成的“智能科學技術”,應列為一級學科,屬工科門類,也可授理科學位。

  李德毅認為,智能科學與技術是人類進入智能社會後,科學技術自身發展催生出來的一級學科,多學科交叉滲透和國家重大需求起了助催作用,“一級學科的確立是隨社會的發展而發展和變化,智能科學與技術作為一級學科,是提升創新驅動發展源頭供給能力的時代需求,有著廣闊的應用和發展前景。” 他認為,智能科學技術列為一級學科後,就不必貼上“交叉”的標簽。

  作為一級學科的智能科學與技術,應該由相對明確、獨立、成熟的二級學科支撐,並要能夠覆蓋智能學科的整個內涵。學會經過論證,提出了5個二級學科,腦認知機理、機器感知與模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與理解、知識工程、機器人與智能系統。

  與此同時,智能科學與技術的論文、著作和教材在中國乃至全世界都呈現出“井噴”的態勢。智能學科的教育,在專業基礎課程、專業課程(含核心課和選修課)和任意選修課程等不同層次上,都有獨立的課程體系支撐。

  他認為,智能科學與技術的二級學科是大學自主設置智能學科課程體系的重要依據,可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和巨大生源,確保“智能學科與技術”有扎實的基礎、專門的知識、以及寬闊的就業,“不但不會從現有的計算機、自動化等學院搶走資源,還會促進其他學科、專業方向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

  大學應回歸“教與學”根本

  人工智能時代,對各行各業的改變都是顛覆式的,而對教育的衝擊最甚。今年高考出現的各科高考機器人,正在證明,死記硬背、大量做題,機器肯定會做得比人好。而阿爾發狗在19×19棋盤上已經碾軋人類,如果擴大到21×21或25×25,人類將更望洋興嘆。李德毅注意到,其中一個共識,機器智能遠大於生物智能。

  這讓人們對教育有了前所未有的反思,教育是否就等於知識的積累?李德毅認為,在雲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的支撐下,教育資源的優化和集中使用,教學內容的碎片化和多媒體重構,可即時靈活產生新的聚焦和新的知識點,十分有利於培養受教育者的隨時隨地的知識獲取能力、特定問題的決策能力,以及解決現實問題的創新能力。

  他理解,人工智能帶給教育就是改變,是教與學的交互,“教育的本質是交互認知和交互的感知。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岩分析了中國高等教育在這個時代正在經歷的巨大變化。他分析,中國高等教育的舞台已從中國放大到全球,坐標是國際坐標,也面臨國際競爭。

  吳岩認為,符合新時代需求的高等教育有了更深層次的變化。以往,衡量教育是否優質,不是看經費夠不夠充足、環境夠不夠好,而是要看學生的學習成果和產出。從評價條件的優、教師的好,變成看學生的優、學習結果的好;從教師向學生轉變,從教的好向學的好轉變。

  面對眼下高校中,教學與科研不平衡的現象,他認為,高校還是應回歸教學、回歸本科,“回到根和本,人才培養是本,本科教育是根。”

  李德毅也認為,智能科學與技術的教育,歸根到底要回歸本科,“現在本科非常少,研究生非常多,成了一個倒三角”。

  他舉例說,一般來說,本科生在要求上大概150個學分,其中公共與技術課程是48學分,專業技術是33分,專業課程38學分,選修課程31學分。如果在本科生中設置智能專業,講授智能內容可占到80學分左右,而目前在其他專業講授智能內容,一般不超過8個學分,這就嚴重阻礙了社會對智能人才培養的素質要求。

  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學校長鐘登華談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幾個本科生提出“無人機群概念”,即由幾十架無人機組成不同的方陣,不同的組合有不同的戰鬥力,“目前美國國防部採用了這個設想,正在實施,其他國家也都在跟跑”。這需要智能、航空、器械等許多門類知識的交叉,“比如500架飛機放出去要怎麼控制,都需要智能化控制工程最先進技術應用”。鐘登華說,這體現了一個從創意、創新到創業,注重“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

  鐘登華把未來的時代稱為“強智能時代”, 他認為中國高等教育一個關鍵任務是本土化與國際化,即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和國際視野。他認為要3大方面作出突破,推動協同育人,打通高校和企業之間的平台;要擴大辦學自主權;以及改革評價體系,“不僅是發表SCI論文,更重要是能在一些技術上有所突破,能帶動真正的學科發展。”

  (來源:中國青年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