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放寬網約車標準”正是“包容審慎”監管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9-21 16:04:16


 
  伴隨著這些舉措的落地,相信可以增加網約車數量,緩解“打車難、打車貴”問題,為市民出行提供方便。

  此事,其實也提醒著我們,在對新業態、新產業進行監管,要與時俱進。針對新業態、新產業制定的公共政策,最終的決定方,應該是市場和民眾。

  在部分城市,網約車細則出台後,民眾感覺到“打車難、打車貴”重新出現,這個就需要做思考了,是不是細則對網約車的監管過嚴了。如果是這樣,那就該做適當調整。三四線城市,本身交通基礎設施薄弱,本就沒必要嚴格管控模式。

  對於包括新業態、新產業如何監管,一直是一個難題。一方面,作為新業態,我們要秉持“包容審慎”原則,不能管“死”了;另一方面,在實踐運行中,新業態、新產業也容易出問題,需要監管。怎麼樣在這兩者之間取得平衡,確實考驗各級政府的智慧。

  對新業態、新產業進行監管,堅持“包容審慎”原則,就是充分尊重市場和民眾的意見。監管者要順時而謀,發現問題,該調整就要進行調整,否則只會弄巧成拙。地方政府既不要有“監管一步到位”的心態,也不要為了一些政府部門的“面子”而不顧市場和民眾感受的“裡子”。

  新業態本身就處於高速發展的不穩定狀態,監管政策有一定的靈活性和調整空間,是正常的。

  新業態普遍對傳統產業形成了挑戰,法律方面存在滯後,更要用互聯網思維去進行監管。有些政策不合適了,或者,發現制定過嚴了,該調整就調整,該放寬就放寬。這不但無損政府部門的權威和公信,反而,會讓公眾看到政府對市場的尊重,並對未來市場的發展和創新監管方式更有信心。

  (來源:新京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