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兩岸社會融合發展的現狀與階段
http://www.CRNTT.com   2017-11-22 00:23:22


 
  綜合兩岸學界對兩岸社會融合問題的研究可以發現,兩岸對社會融合的理解存在分歧,對兩岸社會融合的目標也自然不同。大陸學界強調認同在兩岸社會一體化中的核心作用,而台灣普遍崇尚建立多元社會,學界也不認為兩岸社會接觸與融合會帶來政治上的認同。基於以上差異,筆者認爲,兩岸社會融合是兩岸民眾之間通過多方面的互動、理解與合作,逐步實現兩岸民眾在政治、經濟、文化、生活中的平等待遇,最終消除因政治歷史等因素造成的相互之間的隔閡與不適應,並在此過程中不斷增強利益聯繫與文化和政治認同。與“統一”的概念類似,“融合”既是過程,也是最終狀態。廣義而言,兩岸社會融合是大陸民眾與台灣民眾在經濟、政治、生活和文化四方面的平等化和一體化,最終的目標是形成兩岸命運共同體,這一方向是兩岸社會發展自然而然的趨勢,並非純粹人為設定的目標,推動兩岸社會融合只是順應歷史潮流所採取的舉措。兩岸命運共同體的實現離不開兩岸民眾的命運認同,命運認同的形成和培育有賴於相互尊重與扶持,該過程必然要經歷多元化階段。換言之,文化認同與政治認同是兩岸社會融合的最終目標,但不是短期內可以實現的目標,一體化的最終目標必須經由多元化的階段來實現。

  兩岸社會融合的現狀與問題

  兩岸經歷1949年至1979年的30年社會隔絕,才有了社會融合的問題。20世紀80年代,隨著兩岸關係的發展以及整個國際局勢的變遷,海峽兩岸都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緩和兩岸關係,兩岸社會互動重新開始啟動,且規模不斷擴大。如果從本文探討的廣義上的兩岸社會融合來看,目前兩岸經濟和生活領域的融合還是比較高的,主要是政治和文化領域的融合程度較低。

  經濟方面,經過30年來不斷深化的兩岸經濟融合,台灣對大陸經濟依賴程度超過歷史上對任何一個島外經濟體的依賴。大陸是台灣的最大交易夥伴和出口市場以及順差來源地。台灣對大陸的貿易和出口依賴度分別接近30%和40%,台灣對大陸的投資依賴度約為60%,大陸是台灣第一大入境旅遊市場,台灣是大陸第三大入境旅遊市場,兩岸已形成互為重要客源市場的穩定格局。2009年兩岸 “全面、直接、雙向”的“三通”歷經30年終於得以實現,兩岸經濟關係實現了正常化,隨後兩岸經濟關係制度化也得到推進,2010年兩岸簽署《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明確了兩岸經濟往來自由化的目標,構建了兩岸經濟合作機制化平台。應該說,兩岸經濟融合在過去30多年間取得了巨大進展。當然,2016年民進黨上台以來拒不承認“九二共識”給兩岸經濟融合帶來很多困擾,包括:兩岸制度化協商中斷,兩岸貨物和服務貿易尚未且無法實現自由化,大陸赴台投資面臨歧視性政策壁壘,兩岸產業與金融合作困難增大等。

  生活方面,隨著兩岸社會交流領域、規模擴展和層級提高,兩岸民眾生活聯繫日益緊密。先是在市場引導下,台商加速向大陸投資,以台商為主體的台胞群體在大陸的規模和數量急劇增加,逐漸形成了包括台商、台幹、台屬和台生在內的大量台胞群體不斷往返於兩岸,並不定期地在大陸生活、居住、工作與學習,率先成為兩岸社會互動中的跨境族。同時大陸前往台灣進行經貿考察以及學術交流的人數也不斷增加。2008年馬英九執政後,兩岸關係改善為兩岸民間社會的融合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兩岸人員流動實現雙向往來,包括陸商、陸客、陸生、陸配等人員也進入台灣,兩岸通婚也形成一定規模。兩岸社會及人員互動的規模空前增大,兩岸社會的互動與融合更為多元,根基更為牢固。問題也有一些,主要表現在:兩岸人員往來不對稱,台灣當局對大陸人員赴台仍然限制過多,移居人員生活保障不能兩岸互通,兩岸體制、機構、公務人員素質有差異,兩岸教育文憑與從業資格很多還沒有互相承認,台胞在大陸常會受到外籍人士待遇等。

  不過,當前兩岸社會融合的薄弱之處主要還是在文化和政治領域。兩岸社會融合包含三個子群體之間的融合:在大陸的台灣同胞與大陸民眾的融合,以陸配為主的在台灣的大陸同胞與台灣民眾的融合,以及大陸民眾與台灣民眾的兩岸融合。目前兩岸社會融合研究和推動重點主要集中在大陸台胞與大陸民眾的融合。在關於台灣同胞融入祖國大陸的相關論文中,一類以移居大陸台胞族群整體為研究對象,另一類則對這一族群中的特定群體展開,如研究台商、台青、台生、台幹、台屬等。這些研究普遍發現,當前兩岸社會融合無論在文化認同方面還是政治認同方面都距離多數學者的預期目標相去甚遠。

  有學者調研發現,移居大陸的台胞對“文化認同”主要有三種觀點:1、“文化雙重認同”觀點,認為有一定比例的台胞認同中國文化,同時認同台灣的本土文化,在文化身份的選擇上具有“求同存異”、“和而不同”之特點;一方面為保證順利融入當地社會而將自己置身於中華文化大背景中,另一方面傾向於保持自身所具有的台灣文化特質。2、“第三文化”觀點,認為台商群體 ( 即移居大陸的台胞) 的獨特生活實踐和文化實踐有可能創造出一種獨立於台灣文化和大陸文化之外的“第三文化”。3、“兩岸族”觀點,“兩岸族”作為這些台胞的自我認同越來越得到擴展,因為它是這些台灣同胞在兩岸之間的往來和生活經驗所帶來的感受、思考,經過時間的沉澱和累積,所得出的一種身份認同。

  調研發現移居大陸台胞對“國家認同”主要有4種觀點:1、“國家雙重認同”觀點,認為移居大陸台胞存在大中國情懷與實際認知之間的落差、感情趨向與理性選擇的分離,他們一方面對“中國”有認同感,另一方面又懷有“中華民國”情結。2、“中國即指中華民國”的觀點,認為“在台灣大多數民眾都無異議的持有一個共同交集——認同中華民國”,目前仍有部分移居大陸的青年台胞“中華民國”觀念強於“中華民族”觀念。3、“多元化”觀點,一項關於“台灣大陸同屬於‚一個中國‛”問題調查發現,受訪的台胞意見多元,選擇分佈在各個不同意見群(即 “非常同意”的人群直至 “非常不同意”的人群)的比例相近;還有研究者認為,現階段台灣民眾的國家認同出現多元化特徵,國家認同危機在台灣社會埋下了衝突、對立的種子。4、“國家認同和地方認同”觀點,解釋當前台灣民眾“中國認同”和“台灣人認同”之關係,認為後者的加強是台民眾自尊需求提升之結果,它在凝聚社會共識方面起到積極作用的同時,產生“內群偏見”和 “刻板印象”,不利於兩岸及民眾之間積極正面的交流互動。

  調研結果表明,台商總體上還是傾向於“台灣認同”,比例高達半數以上。如果將認同細分為 “地域身份認同”、“文化身份認同”、“對自身所具有的異質性的認知”和“群體身份認同”,則“地域身份認同”與“文化身份認同”程度較高,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陸台胞在政治認同和文化認同方面更傾向於台灣認同。相比較而言,在當地社會所感受到的“異質性”和從信任感中所體現出的“群體身份認同”方面,“台灣認同”都不強烈。每個人的認同程度受制於個人因素和外部因素,個人因素包括背景(如“外省”籍貫與“本省”籍貫之差異)、在大陸居留的時間長短(一般說來,居留時間越長越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大陸事業成功程度 (一般來說,事業越成功越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等;外部因素包括大陸的快速發展、台灣發展的停滯、大陸公眾對台胞的友好程度等。其發生基礎在於人們共同的利益以及文化、制度、價值觀念和各種社會規範對人的控制。可見,台灣民眾對中國大陸的政治及文化認同都有待提升,島內民間普遍的“大陸印象”是:政治制度仍然是疏離、陌生和對立的;基本國情心態複雜且有不平衡感;在微觀社會生活方面基本是熟悉、理解和認同的。⑨

  對於問題產生的原因,有學者認為是兩岸互信不足、兩岸制度差異、兩岸交流結構失衡、兩岸法律規範差異、兩岸文化差異等因素的共同結果。⑩也有學者提出,在全球化、現代化與民主化的大時代背景下,圍繞現代國家建設所形成的國家認同建構,一定以民主為基本前提,以國家制度及其所決定的國家結構體系的全面優化為關鍵,最後決定於認同主體的自主選擇。中國人所要認同的現代國家是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國家在中國的存在,雖然有歷史的必然性,也有制度的合法性與實踐的合理性,但依然還是不完善,不成熟的。因此,國家認同依然需要積極的建構與深化。作為國家建設的重要方面,它一定與現實的國家結構體系及其背後的國家制度的健全密切相關,需要相互借力、相互塑造。⑪還有學者強調,與西歐“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民族理念不同,承認、繼承和發展多元一體的中華文化一直是中華民族族際交往的主流。民族文化的利益調適,以核心價值觀為中心,依託情感,通過規範的約束和目標的導引,對社會成員的思想和行為進行轉化、提升、協調和整合。民族文化的核心意涵代表了一個民族代際相承的基本精神,與民族成員的根本利益一致,具有強大的號召力和統攝力。⑫因此,按照該文的邏輯,問題的關鍵是確立和弘揚能夠統攝兩岸的民族核心價值觀。

  在兩岸社會融合的過程中,構建文化與政治領域的“中國認同”是推動兩岸社會一體化的核心。這個“中國認同”是以大陸為核心的文化與政治認同,既包括民族和國家認同,也包括政權和價值認同。“中國認同”的實現根本上要依靠國家自身建設,在大陸的國家軟實力足夠強大之前,社會一體化必然要經歷多元化階段。當前兩岸社會融合在“中國認同”核心問題上遇到障礙的現實背景是,台灣具備一定的軟實力仍然在對台灣民眾產生強烈影響。台灣當局認為其“全球形象(global image)”、“普世價值(global integrity)”和“全球整合(global integration)”等指標均領先大陸,表現在文化商品的輸出、民主理念的普及與法治化程度、以及新移民的比例都優於大陸。⑬目前仍有眾多台灣民眾對自己的生活狀態抱有優越感,認為台灣在經濟發展、民主政治和生活方式上都遠遠優於中國大陸,台灣沒有必要去和大陸交流、融合,統一只會傷害、流失台灣既有的資產,進而出現經濟依賴、民主倒退、生活方式受到破壞等危機。⑭大陸當前的軟實力還不足以一舉扭轉台灣當局和島內民眾的這種普遍看法,但大陸軟實力一直在迅速增長,全面超越台灣是可以期待的。在此過程中,暫時允許“台灣認同”存在是合理的,也是多元化融合階段的特徵之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