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何德興 物流老板回村做書記
http://www.CRNTT.com   2017-10-07 10:51:55


  中評社北京10月7日電/浙江義烏除了以“世界超市”知名外,還有一個全國聞名的基層黨組織——七一村。國慶期間,這個與黨生日同名的村莊熱鬧非凡,“七一農業生態園”正式開園,看到如織的游人,十九大代表、七一村黨委書記何德興高興得合不攏嘴。“民富村美就是我最大的心願。”何德興說。

  義烏站、馬德里站……七一村農業生態園裡,遊客可以搭乘“先鋒號”游覽小火車,抵達每一片特色作物種植區,每個區以中歐班列所經城市命名。這個占地460畝,集黨建教育、休閑旅遊、綠色農產品生產、花卉觀賞、濕地生態於一體的農業生態園,是七一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新模式。

  已近花甲的何德興1997年起擔任七一村黨委書記,此前,他是一位擁有多條物流線路的老板。“我做生意比較成功,回村做書記,家裡人是不理解的。”何德興說,當年七一村的集體經濟是負數,村民們日子過得清苦。“我是農民的兒子,這片土地養育了我,我有責任拉大家一把。”

  何德興在群眾和幹部中廣泛調研,和大家達成共識:要抓住城鄉一體化推進的有利時機,積極發展村級集體經濟。
  
  首先,借政府征用土地之機,經黨員、村民代表協商討論,全體村民表決同意,將全村所有土地、池塘、山林等收歸村級集體所有,拉平組與組之間分配不均,全體村民以土地入股,實行年終分紅;然後,以村級集體經濟為主體進行投資,建起綜合市場、沿街店鋪等,成為集體收入的最主要來源。就這樣,七一村級集體資產從1997年的負債1萬多,發展到目前近4000萬元,群眾人均年純收入從3700元增至2016年的48000元。

  為了保障村民當家作主,七一村制定了一整套村民自治管理的措施,營造了人際和諧氛圍。護村隊共有23人,外來人口占了6人。作為外來建設者,李國雲說:“參與治安管理,是對我們最大的信任。”七一村的村志裡,外來建設者的貢獻也被寫進去。

  (來源:北京晨報網)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