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央網路報:蔡英文又稱呼中國的背景
http://www.CRNTT.com   2017-10-11 12:01:35


  中評社台北10月11日電/中央網路報今天“點評”文章說,蔡英文自上任以來,一改她此前稱呼對岸為中國,改稱大陸,以符合“憲法”精神和兩岸條例的規定,然而,日前她以黨主席身份出席民進黨代表大會時,卻又稱呼中國而不稱大陸。 
 
  她在黨代表致詞中,提到民進黨應建立新論述的四大因素之一是:“中國的變化。現在的中國跟創黨時期已經很不一樣。中國的崛起,是現在全世界所有國家都必須謹慎面對的趨勢,情緒式的仇恨,或者一味地討好,都無法誠實正視中國的崛起和發展。” 
 
  她於此四次使用中國兩字,而非稱之為大陸或中國大陸,與她用“總統”身份講話時的措辭,截然不同。事實上,去年九月她在寫給民進黨的公開信中,也是稱呼中國,其說法是:“我們要力抗中國的壓力,...我們要擺脫中國的過度依賴。” 
 
  文章指出,可見蔡英文在黨與政的不同場合,刻意表現對大陸的不同稱呼,應是基於民進黨“台獨黨綱”及歷次決議文有關“台灣、中國,一邊一國”的立場。如此兩面手法,在兩岸當局之間缺乏政治互信的情況下,只會增添大陸的疑慮,對蔡英文所不斷呼籲的重啟兩岸良性互動,有害無益。 
 
  至於時隔一年,她從鼓吹“力抗中國”到轉為主張正視“中國崛起”,若是持認真態度,應該有助於行政當局採取比較務實的兩岸政策。畢竟大陸的GDP已從2000年蔡英文擔任陸委會主委時的只占日本的四分之一,快速成長到2015年已是日本的2.15倍,2016年又增為日本的2.27倍。 
 
  嚴重的問題是,大陸原本預定透過2013年兩岸簽署的服務貿易協議,向台灣開放大陸市場,卻因有些台灣青年學生認識不清而予激烈抵制,民進黨竟也予以支持,至今未能施行,連帶拖累兩岸貨物貿易協議的談判中斷。結果是四年來,大陸持續藉由和各國的經濟協議而對外開放服務和貨物市場,使得台灣盡失先機,對台灣非常不利。 
 
  如今,蔡英文既稱要正視大陸的崛起,那麼她在兩岸協商無門的情況下,如何補救些許兩岸經濟合作互利,實非易事,尤須先調整相關開放是給對方入侵機會的迷思。何況大陸要求台灣開放的條件,不比美國對台灣要求來得高。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