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馬雲見13位全球頂尖科學家
http://www.CRNTT.com   2017-10-12 10:40:26


 
  湯曉鷗說:“從我們的角度來說,我們是很願意跟大家(BAT等)都合作的。”他還建議BAT三家巨頭成立一個BAT基金,這樣大家就不用站隊了。現在的互聯網創業公司尤其喜歡站隊A和T,馬化騰說他也想改變這種局面,不過目前很難。所以你看,湯曉鷗身體力行跑到了阿里的主場表示,我們願意和騰訊合作,我們也願意和阿里合作。他這次帶來的演講主題也非常討阿里雲喜歡——人工智能的雲中漫步。

  最後,我沒能獲得更多馬雲跟13位院士、科學家閉門兩個小時講了什麼,但不妨了解一下這13位院士、科學家的簡介:

  姚期智:

  中國唯一的圖靈獎獲得者,量子計算機理論奠基人,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與藝術學院院士;

  提出理論計算機科學的重要理論;

  奠定密碼學基礎,在加密和安全計算領域做出開創性貢獻;

  奠定了量子計算機的理論基礎;

  儲楓:

  姚期智先生愛人,計算機理論領域知名學者。

  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講席教授,曾擔任施樂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和香港 城市大學計算機系主任。

  潘建偉:

  中科院院士,中國量子力學第一人,中國離諾貝爾獎最近的人;

  師從量子實驗研究的世界級大師蔡林格,1999年,潘建偉作為第二作者的量子態隱形傳輸實驗取得“量子信息實驗領域的突破性進展”,被公認為量子信息實驗領域的開山之作,歐洲物理學會將其評為世界物理學的年度十大進展,美國《科學》雜誌將其列為年度全球十大科技進展;

  潘建偉團隊建成了國際上規模最大的量子通信網絡“合肥城域量子通信試驗示範網絡”;

  45歲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這是只有華羅庚、錢學森等中國最頂級科學家才拿過的獎。

  Jeanette Wing(周以真):

  哥倫比亞大學數據科學研究院主任,計算機科學教授,ACM和IEEE研究員;

  定義了計算思維;

  1993年她與圖靈獎得主芭芭拉·利斯科夫合作,提出了著名的Liskov代換原則,是面向對象基本原則之一;

  2006年發表的《計算思維》(Computational thinking)是最為人稱道的成果之一。周以真倡導運用計算機科學的基礎概念解決問題、設計系統並理解人類行為的思維方式,這一理念推動了計算機科學在全球教育領域的發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