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消失的“蒙藏委員會”未來會如何?
http://www.CRNTT.com   2017-10-26 00:52:45


原蒙藏委員會網站。(中評社 梁雅雯攝)
  中評社台北10月26日電(記者梁雅雯)成立將近90年的“蒙藏委員會”,對台灣人來說普遍很陌生,很少人知道這個機構平常在做什麼,翻開過去報章資料,關於該機構職能不明,預算年年破億爭議屢傳,在去年度預算編列,光人事相關費用就編列7500萬元,還有部分官員出現負面訊息,從2000年後陸續傳出整併呼聲。

  “蒙藏委員會”正式成立於1928年,“中華民國”在大陸時期。“蒙藏委員會”主要工作就是管理蒙族與藏族事務,“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後,有關蒙藏組織原封不動搬到台灣,外蒙古早已宣布獨立,而“中華民國”也無力管轄西藏。

  “行政院”在2012年馬政府任內規劃“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時,擬將“蒙藏委員會”併入大陸委員會,並改設為蒙事處及藏事處但未果。今年8月,蔡政府的“行政院會”通過廢止“蒙藏委員會”組織法送“立法院”審議,“蒙藏委員會”組織法”廢止案才初審通過。蒙藏會已在今年9月15日移入“文化部”及陸委會。

  最初會有“蒙藏委員會”是因為“中華民國”在大陸時期,蒙藏地區非常遼闊,民族問題很多,包括邊境和涉外關係都很複雜。政府遷來台後,現實面來看沒有太多業務可推動,直到開放才慢慢豐富起來。

  在兩岸還沒開始交流前,“蒙藏委員會”主要業務是聯繫世界海外蒙藏同胞,文化交流、文化傳承,向蒙藏語言培訓讓蒙藏孩子學習語言。

  目前在台灣的蒙古人不到500人,西藏人不到1000人,在台灣的藏人比蒙古人多,是因印度、尼泊爾很多流亡藏人來台。

  蒙藏人士剛來台時,需要大量協助,包括就醫、就學、就養等,很多人剛來語言、生活習慣都不通,融入社會也困難,政府也很多輔導措施,現在第二代第三代都已融入社會,已不太需要“蒙藏委員會”。不過,“蒙藏委員會”整併後主體變成蒙藏文化中心,原有功能還是在的。

  “行政院”通過裁併後分到陸委會、“外交部”、“文化部”,同時廢止“蒙藏委員會”組織法,對於外界質疑,廢止案還在“立法院”組織已消失的法理問題,從過去“新聞局”身上可看到先例,“新聞局”早已裁併到“外交部”,但現在“新聞局”組織法廢止案也還在“立法院”。

  原“蒙藏委員會”大部份業務移轉到“文化部”,在“文化部”成立蒙藏文化中心,並從“蒙藏委員會”移轉43人至“文化部”,另有部分業務和6名人員移轉到陸委會。而蒙古國業務則移轉至“外交部”,“外交部”部分僅業務移轉,人員未移轉。原預算跟著業務移撥。

  立法院相關部門備詢時,藍委質疑蔡政府急著整併組織是想去中國化,而綠委要求把蒙藏委員會徹底解散,行政院至今未把話說死,這麼大組織編制和預算編列如何物盡其用、人盡其才,還沒看到確定的、系統性的長遠規劃,未來可持續關注組織落實後,蒙藏委員會被併,陸委會的西藏有關業務和人力如何應用。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