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朱威烈:充分認識伊斯蘭世界的時代轉變
http://www.CRNTT.com   2017-11-08 10:02:10


 

  因此,伊斯蘭國家的當務之急是把國家建設好。它們現在的轉型發展,首要目標是從前工業化和前現代化轉變到工業化和現代化階段。目前阿拉伯中東國家的工業化程度只有17%,這個課得補上。

  其次是對國家發展模式的探索與選擇。伊斯蘭國家已認識到不能完全依靠別國模式,既不能用美國強加的民主政治模式,也不能簡單照搬其他國家模式,只能在借鑒別國經驗的基礎上建立自身模式。

  在這種情況下,同為文明古國和發展中國家的中國引起伊斯蘭國家注意。除了中國的發展經驗值得它們借鑒,中國平等互利的態度容易為它們所接受等現實因素,伊斯蘭文明和中華文明在歷史層面也有相似之處。

  13世紀以後,位於巴格達的伊斯蘭文明主體阿拔斯王朝被蒙古鐵騎打敗,位於地中海沿岸的法蒂瑪王朝也受到11世紀到13世紀的十字軍東侵。而中華文明在經過北宋的繁榮期後,被元朝統治了近100年。兩大文明在遭受外來侵略後都進入衰落期,它們也都錯過了世界進程中的兩件大事,即14、15世紀歐洲文藝復興運動和18、19世紀的歐洲工業革命,逐漸變得落後。

  但隨後百年來,兩種文明的走向和命運各有不同。中國在經歷革命後建立嶄新國家,開啟國家的工業化和現代化建設,取得矚目成就。但阿拉伯國家在一戰後淪為殖民地,二戰後因陷於大國盟國體系而變成美歐利益爭奪的戰場,國家建設一直沒能起步。

  直到“阿拉伯之春”,本來民眾運動的初衷是推動國家改革,但最後被西方國家誤導,變成一場“顔色革命”。“顔色革命”又被宗教極端勢力和恐怖勢力利用,導致社會動蕩甚至戰亂、戰爭。如今過去6年多了,阿拉伯國家痛定思痛,深刻認識到必須尋找符合自身需求、利於本國穩定和發展的道路。

  放眼當今世界,再沒其他國家能像中國這樣把精力集中於改革和發展了。因此,阿拉伯國家無論如何都不會忽視與中國的合作交往,“向東看”勢所必然。

  總體而言,伊斯蘭國家尤其阿拉伯國家正按符合自身利益的標準探索改革和發展道路。在外界對伊斯蘭文明普遍存在認知赤字的情況下,我們對伊斯蘭國家的調整和變化既不能想當然地隨意置評,也不必做西方評論的搬運工,而應根據那些變化是否有益於伊斯蘭國家自身以及世界整體利益做出判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