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西奈清真寺血案 凸顯埃及當地策略失敗
http://www.CRNTT.com   2017-11-26 16:40:06


  中評社香港11月26日電/好戰分子在西奈半島清真寺屠殺305人,成為埃及近代史上死傷最慘重的恐怖攻擊。總統塞西雖誓言“報復”,但他已在當地對抗伊斯蘭國多年,讓人不禁要問:戰略失敗原因在哪裡?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 和美聯社報道,檢察長沙戴克(Nabil Sadek)今天發布聲明說,介於25到30名的槍手昨天分坐5輛運動休旅車、手持伊斯蘭國(IS)旗幟,團團包圍北西奈省(North Sinai)阿貝德鎮(Bir al-Abed)一座蘇菲派(Sufi)清真寺。

  槍手在清真寺主要入口和12扇窗戶前就定位,朝清真寺內500名信徒丟擲手榴彈同時開槍掃射,並引燃一旁停靠的7輛車阻擋活口逃出。

  信徒衝向出口時發生踩踏事件,其他人硬擠窗戶欲逃生,窗外卻有一堆槍手等著他們。等一切結束,包括27名兒童在內共300多人喪生,128人受傷。

  對西奈居民來說,這場攻擊加深他們長久以來,夾在殘暴好戰分子和冷血軍方間求生存的無力感。

  數十年來,埃及以軍事稜鏡看待西奈,以侵略性手法對待心生隔閡的當地居民。軍方草率處死人犯、動輒破壞整個村落,卻鮮少有作為解決當地失業、文盲、醫療管道不佳等社會經濟問題。

  中央社援引報道,美國華府中東民主計劃(Project on Middle East Democracy)埃及專家米勒(Andrew Miller)認為,塞西多年來雖在西奈力抗伊斯蘭國好戰分子,但“失敗之處在於他們不肯承認伊斯蘭國不只是恐怖威脅”。他說:“光殺死恐怖分子還不夠,他們必須斬斷伊斯蘭國地方上的支持者,而這份支持的根源,就來自開羅當局向來不把西奈當回事。”

  軍方屢屢傳出刑求、法外處死都腐蝕當地人民的支持,而軍方不分青紅皂白髮動軍事戰略、奪走無辜百姓性命,只讓不滿情緒越來越廣。

  過去這一年,塞西在開羅接待一長串外國領袖、簽下數十億美元軍購合約,包括德國潛艦,俄羅斯戰鬥直升機、法國航母等等。美國軍事官員試圖說服塞西把一部分資源挪至能更有效打擊西奈暴動的工具和技術上。

  但塞西聽不進去,身邊的將領傾向把戰車、飛機等重武器部署在尼羅河四周的基地。

  美國安模斯特學院(Amherst College)教授賽門(Steven Simon)說:“他們明白西奈存有問題,卻不準備投資來增強處理這個問題的能力。”

  距離昨天血案不遠的伊斯梅利亞(Ismailia)一間醫院外,民眾毫不掩飾對中央政府的冷嘲熱諷。一名貝杜因族(Bedouin)婦女跟記者談話時拒絕提供名字,說怕軍方或伊斯蘭國尋仇。她說:“無論哪一方看到我們的名字,都會殺了我們。兩方一樣壞。”

  她說:“軍方會繼續關押或殺害當地年輕人。恨我們的恐怖分子和基督徒會繼續拿這個當藉口屠殺我們。”“真的沒什麼好談的。”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