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硬性規定論文數無異於揠苗助長
http://www.CRNTT.com   2017-12-29 00:37:16


 
  學術研究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思辨的藝術,不僅耗時、耗錢、耗精力,更是一個不完全按照時間軸發展的職業,更非流水線作業的社會化大生產。學者們往往大半生的精力都耗費在思考上,這種智慧的探索有時成功,但絕大多數是失敗的。
 
  我國學術界的現狀是,學位和職稱就在那裡,門檻高且硬,時間數量嚴格限制,且絕不允許失敗。於是,一個怪現象出現了,不談學術只談成果,不求質量只求數量,期刊文章成為科研工作者一生為之奮鬥的“主旋律”。這也極大限制了學術期刊的健康發展。
 
  學術期刊是為學術發展,促進學術交流服務的。第一時間發表學者們的前沿科研成果,引領學術潮流是學術期刊的使命。至於發誰的文章、發幾篇,一切的標準應以學術為依據,刊期的間隔也應符合科研規律,而不應淪為學位和職稱的服務平台。但是學術期刊的生存、發展及評價體系又與學術從業者的自身境況息息相關。目前,國內的學術研究者基本供職於各高校和科研院所,學位與職稱是他們安身立命的根本,只有先滿足這個基本生存需求,才談得上靜下心來認真搞科研、做學問。對此,學術期刊的從業者更是無奈,期刊發展需要大量高水平的優秀稿件,而所有搞學術研究以及將要從事這一行業的人員,都一門心思地撲在學位與職稱論文上時,學術期刊又何談發展?
 
  面對此困境,無數的學術從業者和學術期刊編輯只能在妥協中平衡,在滿足從業者生存需求的基礎上,盡可能發表出真正有價值、有意義的學術文章。而這顯然無法解決根本問題。我們亟須反思現行的種種硬性學術規定,拷問這樣是否真的有利於學術發展及良性運行。學術需要時間,科研也應該允許失敗,一味地追求數量,罔顧科學發展規律,無異於揠苗助長,無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科研進步與學術發展。當一項本是為了促進學術發展的規定發生異化,它是否有繼續存在的意義,就需要審視了。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