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你的“鄉愁”還有“鄉”可尋嗎?
http://www.CRNTT.com   2017-12-19 18:00:51


 
  據了解,今年我國已啟動第五批傳統村落調查,經過此次調查評估,我國有重要保護價值的村落將被基本納入,預計總數超過5000個。

  傳統村落保護喜中有憂 有過度旅遊開發和空巢化現象

  列入國家級名錄,有了知名度,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一些古村落開始大搞旅遊開發,一門心思“古村落搭舞台,旅遊經濟唱戲”。

  “現在的古村落開發已成套路,粗鄙化嚴重。”馮驥才說,“據我所知,一些村落騰籠換鳥,將當地村民遷走,交給旅遊開發公司運營,大搞農家樂和民宿,編造偽民間故事吸引游人。”

  馮驥才認為,一些地方缺乏對傳統村落價值的認識,進行過度旅遊開發,對村落造成了二次破壞。“這裡面,有城鎮化速度加快,我們對於精神文明層次的轉變猝不及防的原因,也有包括村民在內對於傳統村落缺乏文化自覺的因素。”

  “如果我們的村落這麼發展下去,再過十年或者十五年,我們認定下來的這幾千個寶貴的傳統村落就會有‘得而複失’的危險,變成‘千村一面’。這是個非常可怕的問題。”馮驥才說。

  他同時強調,鄉村不是不能搞旅遊,恰恰相反,特別好的村落還需要旅遊傳播出去,讓人們欣賞它、熱愛它。但是,傳統村落的價值是多方面的,“不能只為了旅遊一個價值,拋掉甚至犧牲其他重要的情感和文化價值。”

  除了過度旅遊開發,空巢化成為傳統村落保護的另外一大難題。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前不久,中國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研究中心一位工作人員去山西大汖村拍攝資料照片,這個村子建於北魏時期,歷史悠久。工作結束時,這位工作人員拍了一張與全村村民的合影。令人心酸的是,全體村民只有16個人,還多是老人和婦女。

  “村落是一個生活社區,村民沒法生產,收入減少,生活設施也不好,再加上醫療和教育資源匱乏,年輕人都走了,留下大量的空村,而類似大汖村這樣的村落還有不少。”馮驥才說。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傳統村落和現代人居需求發生衝突,村落的原始性、文化性正在被解構,讓人很無奈。”蒲嬌說。

  傳統村落保護需頂層設計 可嘗試設立“試驗區”

  從2013年的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到今年的十九大報告,國家對中國傳統文化越來越重視,這也讓傳統村落的保護工作更加堅定。

  蒲嬌建議,傳統村落保護可以一村一規劃,即“私人訂制”和個性化,並且發展規劃要與保護規劃統一,不能讓村落的文化符號和民俗內涵在發展中被破壞掉。同時,保護還應有所側重,對於已良性運轉的村落,扶持政策和資金可以相應減少,對那些岌岌可危的村落則要加大政策和資金扶持力度。

  住建部村鎮建設司有關人士表示,下一步住建部將建立傳統村落保護動態監測管理信息系統,開展監測檢查,發布監測報告,並公布監測結果。對保護價值受到嚴重破壞或失去保護價值的村落,給予警告或退出處理。

  馮驥才表示,村落遺產有其獨特性,它不同於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也不是簡單的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總和。“我們要科學研究和準確認識到它的本質與特征,找到符合它的科學規律和切合現實的辦法,來保護好它。”

  馮驥才認為,從長遠來看,傳統村落保護需要加強頂層設計。“頂層設計包括讓原住民有穩定的收入,安居樂業;改善他們的生活設施,讓他們居住更舒適、更現代、更智能;解決當地教育資源和醫療資源匱乏的問題;通過多種形式和手段喚起原住民的文化自覺。”

  “還應該選擇幾個有特點的村落設立‘試驗區’,國家投資,政策傾斜,集中包括專家、志願者等在內的各方最好的資源,形成一個樣板。然後組織全國的縣長和村長去觀摩、學習和培訓,一來可以提高他們的保護意識,二來可以幫助他們開拓保護思路。”馮驥才說。

  (來源:新華網)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