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故宮前星門現無漢字鬥匾 工作人員摘下修繕
http://www.CRNTT.com   2018-01-12 15:56:35


 
  另一名工作人員告訴北青報記者,鬥匾上的漢字是摘下來進行修繕了。她介紹,此前毓慶宮進行修繕,從那時候開始,三個漢字就一直沒有再裝上,可能要等毓慶宮區域重新開放就會把字裝回去。但她表示,不清楚毓慶宮區域的具體開放時間。

  故宮博物院宮廷部副主任王子林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介紹,近百年來,毓慶宮建築群多被空置或作為庫房使用。故宮博物院成立後,多次對毓慶宮進行保養、維護,並於1953年進行了大規模修繕。半個多世紀以來,毓慶宮沒有再進行過大修。此次修繕前,毓慶宮區域各處有不同程度的損壞。2014年8月,故宮博物院開始對毓慶宮進行保護修繕。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修繕完成後的毓慶宮區域,將作為故宮一個新的展覽空間對公眾開放,古建築驗收以後會開始修繕可移動文物,之後逐漸開始在毓慶宮區域恢復原狀陳列。

  內存:曾有乾隆、嘉慶等多位皇帝在此居住

  資料顯示,毓慶宮是由長方形院落組成的建築群,前後共四進。正門前星門,門內為第一進院落,有值房3座,西墻開陽曜門與齋宮相通。過院北祥旭門為第二進院落,正殿惇本殿,東西配殿各3間。

  毓慶宮最初是康熙年間特為皇太子允礽所建,後作為皇子居所。乾隆皇帝12歲到17歲間一直居於此宮。嘉慶皇帝5歲時曾與兄弟子侄等人居於此宮,後遷往擷芳殿,乾隆六十年(1795年)即位後又遷回毓慶宮。同治、光緒兩朝,此宮均作為皇帝讀書處,光緒皇帝曾在此居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