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電視劇衍生品銷量差,為何都在喊賺錢?
http://www.CRNTT.com   2018-03-02 11:51:21


  中評社北京3月2日電/近兩年,電視劇市場迎來了衍生品開發的潮流。《三生三世十裡桃花》(以下簡稱《三生三世》)《我們的少年時代》《楚喬傳》等大熱劇紛紛推出衍生品,去年電視劇《海上牧雲記》(以下簡稱《海牧》)真正打出了“系列IP”衍生品的概念,並對標美國《權力的遊戲》,電視劇湧入衍生品市場已變成電視劇發行不可或缺的戰略環節。

  雖然從市場行為來看,國內衍生品市場正值“藍海”期,但從部分電商平台數據來看,大部分電視劇衍生品的月銷量都呈個位數,有的甚至是零;部分國內電視劇衍生品仍未擺脫低端、低齡、低質的困境,似乎仍停留在初級階段。

  中國電視劇衍生品市場目前採用了怎樣的商業模式?哪些國內電視劇適合開發衍生品?眾多劇方爭搶入市的衍生品市場真的只是表面喧囂嗎?為此新京報記者專訪了九州夢工廠商務總監於天、善禧文化董事長王洪玲、鮎魚電商CEO李川等業內人士。

  種類

  實體衍生品

  服飾、首飾、文創類產品(如護身符、鑰匙扣)、數碼3C產品(如充電寶)等

  哪種品類比較多,主要是衍生品製作方的意向,並非劇方來定,因為製作方了解這些品類哪些會賣得比較好。但以經驗看來,服飾、3C賣得比較好,其次是充電寶,還有一些文創用品,例如膠帶。因為我們是常規的真人衍生品,不是動畫類,主要還是以生活實用品為主,所以這幾類是最多的。——於天

  數字衍生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