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王志民在人大香港代表團討論時的發言全文
http://www.CRNTT.com   2018-03-06 13:18:55


 
  最近一段時期,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已取得可喜進展。香港同胞在大灣區學習、就業、生活的國民待遇問題得到逐步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已經編制完成,很快出台實施。作為大灣區重要的持份者,廣東省已梳理形成了推進大灣區建設100項先導合作事項平台和項目並在積極推進,年初召開的廣東省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上又提出要創新通關模式、促進人才流動、推進服務貿易自由化,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市場一體化水平。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及蓮塘香園圍口岸這三條聯繫香港與內地的大動脈,也將在今年陸續落成。高鐵能讓香港市民在50分鐘內抵達廣州,港珠澳大橋可將機場到珠海的交通時間縮短至45分鐘,未來香港與內地的聯絡將更加順暢通達,大灣區1小時優質生活圈也將變為現實。這些舉措必定能為香港分享國家巨大發展機遇和紅利創造更大空間,帶來更強動力,提供更大支持。

  在中央支持下,香港還可以聯合大灣區其他城市在更多領域開展合作。已經有很多社會人士提出了相關建議。比如,可以共同推動成立“粵港澳大灣區創業創新共同基金”,把香港高校科研人才優勢、資本對創新的撬動作用和珠三角成熟完備的產業鏈相融合,提供包括資金、場地、導師等資源在內的創業一站式服務,孵化一批科創項目,以項目帶動大灣區特別是香港青年就業創業。再比如,可以利用港珠澳大橋通車的契機,大力發展香港端的“橋頭經濟”。在這方面,世界上已有不少成功的先例。連接丹麥哥本哈根和瑞典馬爾默的厄勒海峽大橋於2000年竣工後,“厄勒地區”就迅速發展成為歐洲北部科研中心,吸引了來自歐洲的大量高科技項目投資。中聯辦將積極支持特區政府爭取在港設立“中科院粵港澳大灣區創科研究院”,這必將大大助力香港創科產業發展。又比如,香港面臨人口老齡化的壓力和自身土地資源緊張的突出矛盾,可探索在大灣區規劃框架下,協同廣東省發展區域內的康養產業,為包括香港在內的11個城市的老年人提供康養服務。等等。這項工作做好了也能為全國其他地區提供借鑒。可以預見,在包括在座各位代表在內的香港社會各界人士和特區政府的共同努力下,粵港澳大灣區將為新時代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提供最佳著力點,為香港創造新價值、拓展新空間帶來宏大機遇和紅利。

  三、建設創新型國家為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和創建“新優勢、新中心”提供了不竭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精辟指出,“創新是從根本上打開增長之鎖的鑰匙。”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這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必然要求和戰略舉措。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強調“必須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引領下,國家的創科發展如火如荼。北京、深圳、杭州已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科技中心,並孕育出阿里巴巴、騰訊、華為、百度、大疆等一大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科技企業。以北京為例,截至2017年,北京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已達到2萬餘家,規模以上高新技術企業全年總收入預計將超過2.2萬億,相當於香港去年全年的GDP總量,“獨角獸企業”更是高達60餘家,僅次於矽穀,位居全球第二。而在毗鄰香港的深圳,平均每天就有46件發明專利誕生,平均每63人擁有一家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投入占GDP比例多年保持在4%以上,研發強度媲美以色列、韓國等全球一流創新型經濟體,被譽為“創新之都”。可以說,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創新就是最重要的引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