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讓文物“活”起來應從多途徑出發
http://www.CRNTT.com   2018-03-11 00:33:26


 
  同時,考古人員也可以積極參與到博物館的建設中去。東京大學博物館中有四面玻璃墻的考古整理室對外開放,考古人員每天直接在玻璃整理室內工作,大眾則直接通過視覺接受文物信息。考古人員的野外整理往往條件艱苦,如果可以和有條件的大博物館進行聯動,例如每年考古實習結束,在野外進行完文物清洗、清理等工作之後,將文物和記錄材料整體搬到博物館建立的全開放玻璃整理間,考古人員和學生直接向公眾傳遞文物信息,真正做到第一時間將博物館成果分享。
 
  目前,我國考古發掘單位常見的方式是將考古發掘現場有規劃地向公眾開放,在現場為當地群眾講述本地的古代歷史文化,除此之外,建立遺址博物館也是一個不錯的方式。遺址博物館可以在原地將文物與遺址結合整體呈現古代社會和歷史,更大地調動了當地群眾的熱情。
 
  另外,講述中國故事和中國歷史不能僅僅依靠各大博物館的陳列展覽,而應是一個全社會公眾積極參與的活動,因此其形式也應該更多樣和大眾化。讓群眾參與當地的考古發掘,並自己講述、傳播本地的文物故事,是更直接的一種形式。如果了解中國文物、歷史,每個民眾都不得不去省會城市或首都各大博物館才能實現,講述中國故事就脫離了其主體,更多地淪為一種形式和面子工程。
 
  讓文物活起來,我們有多種途徑可以嘗試,文物只有不再“沉睡”,才能講好中國故事,展現優秀文化。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