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王歡:形成三方合力 增強“減負”獲得感
http://www.CRNTT.com   2018-03-10 16:51:35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史家教育集團校長王歡。(中評社 蘭忠偉攝)
  中評社北京3月10日電(中評報道組)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於3月10日15時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東城區史家教育集團校長王歡在大會上作題為《形成三方合力 增強“減負”獲得感》的發言。

  實錄如下: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東城區史家教育集團校長王歡:

  我的發言題目是:形成三方合力 增強“減負”獲得感

  近年來,“減負”已成為多方關注的熱點問題。從中央到地方高度重視,出台了多項政策措施,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存在一些問題:“一刀切”的量化規定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地區、校際間的現實差距;校內“減負”校外“增負”,各類“輔導班”“培優班”讓家長“愛恨交加”,教師、家長特別是學生的“減負”獲得感還不強。出現這些情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優質教育資源供不應求。家長讓孩子“上好學”的強烈願望與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使“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美好願望,異化成了“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焦慮不安和急功近利,“輔導班”成了一些家長的無奈選擇。有限的課餘時間被不斷擠壓,很多孩子“不是在輔導班,就是在去輔導班的路上”,長此以往負擔怎能不重?

  其次,基礎教育承載了很多“基礎”之外的內容。社會發展對教育的要求越來越多元,但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定位卻不夠清晰。越來越多的目標被加給學校和學生,越來越多的內容要“進校園”“進課堂”,基礎教育承載了太多基礎之外的東西,忽略了學生“長”的規律而過多關注“成”的效果。

  第三,教育綜合改革還需進一步深入。為滿足國家、地方、校本三級課程建設的需要,教師在大綱規定的學科課程外,還要開發各種實踐課程、綜合課程,課程體系膨脹過快、種類過多,而學生在校時間有限,於是大量的作業被延伸到了課外。學科之間、學段之間、教師之間缺少銜接整合,“動手實踐、創意製作、考察調研、親子合作”等新的作業形式與日俱增,叠加起來成為沉重的負擔。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