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二三線城市居住證將邊緣化
http://www.CRNTT.com   2018-03-30 14:55:07


  中評社北京3月30日電/未來,除了少數幾個城市以外,絕大多數城市針對本專科生的落戶將沒有門檻,人口爭奪戰也會逐步蔓延到中職高中學歷、技術工人和稀缺的低技術勞動力崗位。

  繼西安、南京再次降低大學本科學歷人口的落戶門檻以後,一線城市也針對特定人才出台優惠政策吸引人才流入。

  在此之前,國家發改委也出台了《關於實施2018年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的通知》,要求城市降低落戶的社保年限等限制,鼓勵對高校畢業生等零門檻落戶。可見,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已經成為地方與中央共同推動的政策目標。

  從人口學視角看,中國人口結構變遷的驅動因素,從1949年以後“死亡率和生育率的變動”轉變為當前的“人口遷移”,勞動力從鄉到城、從西到東的遷移,是理解中國過去二十餘年經濟增長、社會轉型的關鍵因素。

  事實上,過去二十餘年,也是農村勞動力近乎無限向城市遷移的過程。城市在享受勞動力湧動的好處,也承受了社會管理的壓力。

  在勞動力無限供給的背景下,一些城市往往會忽視勞動力湧入的好處;相反,卻容易看到湧入的成本。也正因此,控制人口的機械增長(人口遷移帶來的人口增量),始終是一些地方政府的政策重心。

  多數中小城市和城鎮原本流入的人口就不多(其中多數是人口淨流出地),他們對人口遷移的趨勢變化感受不敏感。

  感受最直接的是二三線城市,過去二十年,很多二三線城市享受了人口遷移的紅利,不需要為外來人口做任何事情,就可以獲得大量廉價優質的新市民——他們迅速為城市貢獻了社保繳費、提供了大量低技術勞動力,並成為了房地產的消費主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