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土儲“暗戰”下的房企生態
http://www.CRNTT.com   2018-03-30 14:44:55


  中評社北京3月30日電/ 房地產行業的集中度正在進一步提高,這是所有從業者的共識。

  此種態勢下,不少房企開始走上衝擊規模的道路,很多中小型房企紛紛喊出千億目標。先有面粉才有面包,房企對規模的追求因而延伸至土地市場上。在這個領域,房企的競逐已不僅局限於公開市場,更多的“暗戰”在城市更新、股權併購等層面體現。

  正值年報披露季,房企的土地儲備情況也在年報中有所體現,包括布局區域、土儲面積等。《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很多中小型房企都以“貨值”這一指標來展示衝擊規模的信心。那麼,這一指標是如何被推算出來的?它能夠客觀地反映房企目前真實的土地儲備情況嗎?

  規模賽跑

  在2018年3月26日的恒大業績發布會上,恒大董事局主席許家印預言,到2020年房地產“前三”的銷售額門檻將是8000億至9000億元;“前十”則為5000億元,市場占有率將由目前的不到25%提高到40%。

  中指院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房企拿地金額排名第一的是碧桂園,金額為2674億元,也是唯一一家拿地金額超過2000億元的房企,萬科、保利、恒大和中海則位列拿地千億陣營;這五家均是銷售額超過2000億元的房企,合計拿地8421億元,占TOP50企業的33.2%。

  雖然上述五家房企並沒有全部對外透露2018年的銷售目標,但他們的野心依然可見一斑。在碧桂園2017年全年業績發布會上,碧桂園總裁莫斌說,“不設銷售目標,並不代表對自己沒有要求。集團提出了要求,我們要在去年的基礎上實現持續的增長。只不過增長的幅度,要根據市場情況、管理能力、人才團隊水平來看”。這意味著,碧桂園2018年實現的銷售額將至少超過今年的5508億元。

  此外,中海也對外表示,要實現又好又快地增長,並將2018年的拿地金額預算提高到1350億港元。保利則提出了未來三年重回前三的目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