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各地引進海外人才有啥特點?引才不只引海歸
http://www.CRNTT.com   2018-04-29 11:20:16


 
  校地合作有成效

  中西部城市成亮點

  中西部城市中,成都和武漢引才計劃的“亮點”頗為引人。成都市現擁有16個海外引才基地。成都高新區已“柔性”引進諾貝爾獎得主5人、院士13人、國家“千人計劃”105人、四川省“千人計劃”281人。武漢市則設立了專門的招才局,海智匯-中國武漢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中心、武漢海外高層次人才聯誼會等高層次海外人才交流平台,在北美、南美、中歐、西歐以及亞洲各地舉辦“資智回漢”專場。長沙市針對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和高層次技術,都有具體的資助指標。鄭州市的人才引進標準,針對的是海外知名高校碩士及以上人士。西安市的海外人才最高可獲得60萬元年薪補貼。寧夏對於引進的海外人才最高獎勵可達50萬元。相比較而言,新疆、西藏等地對海外高層次人才的需求較小。即便如此,新疆也提供了500多個崗位,最高待遇也是年薪百萬元。

  在中西部城市中,武漢市的“校友招才”比較有特色,南京市和杭州市也出台了相應的政策。杭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負責人表示,“三名工程”(名校名院名所)是杭州市引才的一張名片。北京理工大學人事處負責人認為,校地合作引才擁有廣闊的空間,北理工將在這些方面有所作為。

  海外引才的難點

  財力和政策落實是關鍵

  欣喜之餘,仍有難點。引才是一個系統工程,也是一項社會公共服務工程。面對人才流動,既要強調人才自身應該具有踏實、合作的基本素養,也要明白:只靠資金支撐,不能保證雙方合作的長期性。城市環境、人際交往、文化融入等諸多要素,都會對此產生影響。各地招聘高層次海外人才時,首先是要招到人。這時候的難題是“僧多粥少”,競爭激烈。除了大城市,中西部地區的財力能否保證長期的支撐?引才政策的內容能否落實並保證延續性?這明顯又成為後續合作的“痛點”。與此同時,中西部地區的公共服務供給、服務水平還存在較大缺口,又成為引進高層次海外人才時的另一個“痛點”。很多城市發布了對外招才公告,但是存在著溝通渠道不通暢的問題。筆者通過電話採訪了幾個發布引才廣告的地方單位,有的聯繫不上,還有一些回復含糊。這給潛在的合作者帶來了一定的困擾。針對這些招才方面存在的“痛點”,各地也都在著力尋找解決辦法。西安市國際港務區負責人表示,他們最缺的反而是具有一定服務水準的本土人才。因為西安市國際港務區主要是針對中亞、西亞乃至歐洲國家,進行電子商務的輸出和人文的交流。要做好服務,就必須在引進和培養懂得相關國際區域交往的本土人才上下足功夫。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