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975萬考生與中國人的高考情結
http://www.CRNTT.com   2018-06-08 00:29:35


 
  自上海、浙江改革試點的基礎上,全國大部分省級行政區均已公布改革方案。去年底,不少媒體都在熱議“浙江模式”。比如浙江提出,從2019年招生起,將引導高校理工科相關專業把物理作為選考科目。在中興事件之後觀之——重視物理,恐怕不單單是讀過霍金的《時間簡史》、翻過溫伯格的《終極理論之夢》、知道普裡戈金的《從混沌到有序》之後的頓悟,而是立足中國發展現存與未來的思索。從內容到制度,從流程到操作,高考的微妙變化,都牽涉著社會公平正義的底線訴求。

  公共治理現代化的進程,是對高考制度更深層次的改造。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底,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37.5%,各類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3559萬人,居世界第一。到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將達50%。一方面是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另一方面是學習型社會和終身教育體系建設的發展,亦讓高考的“神奇跳板功能”得以祛魅。高考所承載的機會公平的價值,正在越來越多人生出彩的社會性機遇中邊際遞減。在人生上流的搏擊中,高考的“獨木橋”,遲早會被多維度的“立交橋”所替代。

  風引春心不自由,誰人少年不賦愁。高考是中國青年的標簽式記憶,它或者改變了年輕人的航向、或者改造著年輕人的心性,在抽象的社會歷史敘事之外,亦關切著千家萬戶的詩與遠方。我們以為高考不老、青春不散,不想恰在我們以為之間,高考四十多年,青春夢已遠。或者,我們熱議的高考,未必是你想象的高考,它只是路過國人青春的一陣風疏雨驟,而我們懷舊並耿耿於心的,只是我們再也回不去的夢與光陰罷了。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