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印媒“艶羨”中國高等教育崛起
http://www.CRNTT.com   2018-08-09 12:24:08


  中評社北京8月9日電/印度《明特報》網站8月6日刊登題為《印度能從中國高等教育崛起中汲取哪些經驗》的文章,作者為塔迪特·孔杜。文章稱,在曼朱爾·巴爾加瓦獲得令人夢寐以求的菲爾茨獎四年之後,這個著名獎項頒給了斯坦福大學印度裔數學家阿克薩伊·文卡特什,此事再次引起了人們對印度缺乏學術人才和世界級研究機構的哀嘆。

  文章稱,獨立後不久,印度就成立了一大批示範級研究機構。印度首位總理尼赫魯的計劃和雄心在建設這些世界級機構問題上起了關鍵作用。那時成立的科研機構與當今領導人建設起來的大壩和發電廠一樣,都是尼赫魯展望的那種“現代印度的殿堂”。

  文章表示,此後,印度的成績就遜色多了,其他發展中國家在培養學術人才方面遠遠超過了印度,中國在這方面的表現最為卓越。直到21世紀初,印度與中國在頂級大學數量和高等教育毛入學率方面還只有些許差距。此後,中國就遠遠領先印度了。

  文章稱,在英國誇誇雷利-西蒙茲咨詢公司(QS)統計的世界500強教育機構榜單上,中國榜上有名的大學遠遠超過了印度。至於最新排名,中國有20多所大學名列500強,印度只有9所。在研究論文引用數量及其影響方面,印度與中國的差距也顯而易見。

  文章指出,印度研究機構之所以進不了優秀名單,原因之一就是研究產出水平低下,而這往往是大學排行榜的重要考量因素。

  文章表示,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自20世紀90年代末以來,利用多個五年規劃,齊心協力,改進了高等教育領域,越來越專注於研究,並在授予博士學位方面逐步超越了美國。

  文章援引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德韋什·卡普爾與哈佛大學的伊麗莎白·佩里在2015年合寫的一篇研究論文指出,雖然中國的高校最初依賴政府資助,但是它們能夠實現經費來源多樣化,從其他方面籌措資金,包括學生交學費、校辦企業和咨詢公司的利潤以及慈善捐款。經費來源增加也幫助中國提高了高校錄取率,21世紀初超過了印度。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