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調查顯示中國人科學素質更高
http://www.CRNTT.com   2018-09-19 11:23:48


 

  電視與互聯網成科普主渠道,科普活動作用顯著

  在科技信息來源方面,調查顯示,電視和互聯網是公眾日常獲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分別占比68.5%和64.6%。在互聯網渠道中,微信、百度等成為公眾獲取科技信息的主要工具。

  科普活動在公眾獲取、了解科學知識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調查顯示,過去一年中,參加過科技展覽和科普講座的公眾比例分別為21.5%與18.7%,參加過科技周、科技節或科普日活動的比例為15.3%,較2015年有大幅提升。

  公眾利用各類科普設施獲取科學知識和科技信息的機會明顯增多。調查顯示,公眾在過去的一年中參觀動物園、水族館或植物園、科技館等科技類場館和自然博物館的比例分別為58.1%、31.9%和29.5%。

  在公眾對科技的態度方面,調查顯示,我國公眾對科技持積極支持的態度,非常願意支持基礎科學的研究工作。

  談及我國公眾科學素質增長較快的原因,中國科普研究所所長、研究員王康友說,首先得益於國家近年來重視科普工作,加大投入,科普人才增長明顯加快,基礎設施更加完善。

  據統計,2016年,全國共有科普人員超過185萬,比2006年增加近23萬。更突出的是,2016年,全國中級職稱以上或大學本科以上學歷的科普人員接近100萬名,比2006年增長近五成。

  “2016年,我國有科技類博物館920座,展廳面積超過280萬平方米,10年增長3倍。”王康友說,我國還積極推動科技資源對社會開放共享。比如,2017年全國138家科技館免費開放,平均每館免費開放242天,超過4000萬人次參觀。

  科普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科普內容的供給數量和質量同步提升。比如,2014年,中國科協啟動了科普信息化建設專項和“互聯網+科普”行動,打造了“科普中國”品牌。此外,我國還建立了科普快速響應機制,科普創作團隊與傳播渠道對接,實現重大科普內容半小時內推送的機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