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1月6日電/台灣大學教授艾中樺今天在大華網路報發表專欄文章,题为“誰能讓高雄重振經濟動能與光榮感”。文章全文如下。
民進黨高雄市長參選人、現任“立法委員”陳其邁為了專心拼選舉,日前在勞工造勢大會上宣布即日起辭去“立委”職務。儘管陳其邁的“立委”任期還有將近1年多,但是由於他擔任的是不分區“立委”,將由次一順位遞補,不必像區域“立委”一樣需要補選。只是辭去“立委”看似表達有背水一戰的決心,實際上卻恐怕是因為想要藉此來凝聚支持者的向心力。然而這不是選舉新招,真的有用嗎?
猶記得現任台中市長林佳龍及彰化縣長魏明穀,2014年在參選縣市長選舉時,均在選前1周宣布辭去“立法委員”的職務,最後也都分別當選了台中市長與彰化縣長。只是當時的縣市長選舉的氣氛,由於受到國民黨“中央”執政成績不符民眾期待、白綠合作的柯文哲參選台北市長之“外溢”效應的影響,民進黨籍的縣市長參選人的氣勢都在向上竄升,以致原本民調落後,不被認為會當選的都當選了。
尤其是有媒體報道指出,民進黨桃園市長鄭文燦,原本都已經準備好發表落選感言,看到開票結果後立刻改為發表勝選感言。民進黨嘉義市長凃醒哲亦是如此,在選前民調都落後對手5~10%,已經超出了誤差範圍,甚至在看好度方面都落後對手將近有13%,不料開票卻出現逆轉勝的結果。更遑論競選連任的國民黨新北市長參選人朱立倫選前民調贏對手20%,實際開票卻只贏1%,還差點翻盤。
由此可見,2014年的縣市長選舉民進黨的氣勢往上走、國民黨的氣勢向下走,受到此種氣勢的影響,國民黨再強的參選人當選的難度都很高,民進黨再弱的參選人當選的機率都不低。然而2018年縣市長選舉的氛圍,受到民進黨與柯文哲在台北市長選舉不再合作,以及民進黨在“中央”執政成績不佳,再加上韓國瑜在高雄市長選舉中形成“韓流”外溢效應的影響,使國民黨與民進黨的選舉氣勢互換。
君不見親綠媒體美麗島電子報日前發布民調顯示,27.4%對民進黨有好感,但有57.5%民眾對民進黨反感,反感度可謂是再創新高;反之有41.7%民眾對國民黨有好感,39.2%對國民黨反感,民眾對國民黨、民進黨印象評價不但逆轉,而且差距持續擴大。參選人若對此氣勢沒有認識,試問要如何能夠在激烈的選戰中勝出?
也正因為對此氣勢沒有基本認識,陳其邁才會採取模仿以前勝選的模式,以為像2014年一樣,辭去“立法委員”的職務,就能凝聚支持群眾的向心力。只是當高雄年輕人長期處於低薪環境,甚至難以找到合適工作的情況下,又豈會關心“政二代”是否有工作?這也就是為何當韓國瑜提出高雄市“又老又窮”、年輕人“北漂”議題時,會引起如此多的迴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