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一刀切“叫停水產養殖”欠妥
http://www.CRNTT.com   2019-02-20 08:50:52


  中評社北京2月20日電/2018年,全國水產養殖總產量超過5000萬噸,中國也成為世界上唯一養殖水產品總量超過捕撈總量的主要漁業國家。不過,如今的水產養殖業也面臨著一些困難和問題,其中關鍵的一條就是:養殖水域周邊的各種污染,嚴重破壞養殖水域生態環境。近年來,出於保護環境等目的,有一些地區全面叫停了水產養殖,拆除了網箱網圍。沒了網箱、拆了網圍,漁民的收成怎麼保證?漁民怎麼生活?農業農村部日前回應:對水產養殖“一刀切”、一禁了之的做法不贊成。

  羊城晚報發表時評人戴先任文章表示,中國是水產養殖大國,水產養殖給農民、漁民及地方政府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收入,給消費者提供了大量的雞鴨魚肉等食品。但很多地方的水產養殖卻存在污染環境的弊病,尤其是中國的水產養殖很多是散戶養殖,排放污水、濫用抗生素、不合理的投餌型養殖方式等等,成了一些地方環境污染的重要污染源。

  雖然目前水產養殖造成水體污染,但不能將水產養殖歸因為水體污染的原罪,水產養殖造成水體污染,是由不合理、不規範的養殖方式造成,並不能怪罪到水產養殖的頭上。況且科學合理的養殖方式,還能對水生態環境起到淨化修復的作用。

  一些地方相關部門卻不問前因後果,對水產養殖“一刀切”、一禁了之。如有地方將養殖戶合法承包的養殖場進行強拆。給養殖戶帶來較大的經濟損失。這種簡單粗暴、一禁了之的做法,既損害了養殖戶的合法利益,也阻礙了水產養殖業的健康發展。

  文章指出,這種貌似“鐵腕治污”的做法,更像是一種懶政:通過引導當地的水產養殖規範化發展,相比簡單的一禁了之來說,是一項技術活,也更費時費力,需要相關部門提供技術支持與指導,還需要他們加強監管與監督,而一禁了之,就少了這些麻煩,雖然粗暴但對治污卻顯得很有效。這種“一刀切”做法,也更暴露了相關部門治污能力的欠缺:沒有能力做到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雞鴨魚肉,就只好通過一禁了之來完成治污任務。

  2016年農業部印發的《養殖水域灘塗規劃編制工作規範》中有明確的規定,堅決防止全區域、全流域、全海域的“一刀切”,盲目擴大禁養範圍。該禁的自然要禁,但不該禁的也不能禁,要避免對水產養殖“一刀切”,要能尋找到環境保護與水產養殖之間的平衡點,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支持及加強監管來提高養殖水平。

  文章最後說,類似為了完全各種工作任務而實行“一刀切”的管理做法並不鮮見,這種簡單粗暴的做法是另一種形式主義與形象工程。艱巨的治理任務,不是“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掉”的借口,相關部門不能為了完成任務而進行簡單粗暴的管理。對此,需要上級部門能夠制訂科學合理的績效考核指標,避免下級部門為了完成任務,對任務進行“一刀切”的執行,也需要提高政府部門的行政執法水平,強化相關人員的為民服務意識,從而才能遏制這種“一刀切”的治理辦法,讓政府部門能夠真正為民辦實事、辦好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