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聯合早報:共享腳踏車泡沫破裂的教訓
http://www.CRNTT.com   2019-03-15 12:23:50


 
  社論說,新加坡地小人稠,適合這類未來共享經濟進行試驗性計劃。我國迅速開放市場予共享腳踏車業者,初期階段的近乎無管束狀態,雖然讓這個新產業百花齊放,但也使得業者之間出現無序競爭和殘忍的割喉戰。專家估計,每一輛共享腳踏車每天使用五趟,理應可盈利,但新麻聯盟科研中心2018年的一項調查顯示,本地每輛共享腳踏車每天平均只使用0.62趟至1.64趟。這使得業者難以獲利。

  當局面對輿論壓力加強管制共享腳踏車,給業者增加了很多合規成本。這在某種程度上進一步提高業者盈利的難度。在需求方面,停放地點被嚴格規定後,無車樁共享腳踏車“隨取隨還”的便利度大為削弱,再加上正好遇上電動個人代步工具崛起,人們有了新歡而減少使用共享腳踏車。

  消費者對最後一公里路的代步工具仍有需求。目前看來,電動個人代步工具很有可能填補空缺。不過,過度依賴電動個人代步工具,人們最基本的步行運動減少了,長此下去不利於健康。這是我們須面對的便利與健康之間的兩難。

  共享經濟因為互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出現而成型,將改變各個傳統經濟領域。現在主要的共享腳踏車業者走入末路,但我們還有幾家小型業者,它們的競爭壓力或許緩解了,但並不具規模效益。此外,有14家業者申請共享個人代步工具營業執照,要提供共享電動踏板車服務。共享電動踏板車還未形成規模,它們會否重蹈共享腳踏車業者的覆轍,還是最終能取得成功,現在還是未知數。

  不論是共享腳踏車還是其他新型共享經濟,我們應該抱開放包容態度。有關當局可以從共享腳踏車計劃實施的整個過程吸收教訓和經驗,為將來的這類試錯提供更好的幫助和合理管制,讓業者有機會生存卻又不至於亂象叢生。社會也須包容和調整,因為這類實驗倘若成功,就是另一個愛彼迎或Grab,為生活增添了方便,也為經濟注入新活力。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