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香港地區青年國情教育:問題、意義與對策
http://www.CRNTT.com   2019-04-18 00:12:38


 
  最後,國情教育是培養家國情懷、凝聚民族情感的有效載體,有助於激發青少年積極投身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踐。國情教育的內容內含一國的歷史文化傳統和民族精神,是凝聚共同體成員情感的載體,也是一國的底蘊和發展的動力。在國情教育過程中,香港地區青少年可以更好地理解“一國兩制”背後“大一統”的政治智慧和歷史文化傳承,將目光從港澳自身轉向特區-國家,由歷史轉向未來,使青少年學生在增進對中華民族歷史和文化的瞭解中理解“中國夢”對香港特區和國家整體的重要意義,增強青少年的歷史責任感。致力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僅是國家的、民族的,也是包括港澳同胞和海外僑胞在內的每一個中國人的夢想,是內地與港澳可以共建的社會理想。⑤

  三、香港地區青年國情教育的因應對策

  國情教育是一個長期而系統的工程,它必須通過一定方式予以明確,並通過時間和實踐來檢驗其成效。通過將國情教育納入到教育體系中來,特區政府為香港地區青少年瞭解國家概況提供了基本途徑,並為其未來發展提供指引。所以,探究加強香港地區國情教育的路徑,尋求增強香港地區青少年國家意識和國家認同的對策,對於促進香港地區社會發展,進而推動香港更好地開創“一國兩制”事業新局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都有積極意義。在加強香港地區國情教育的過程中,尤其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第一,豐富和擴大國情教育的內涵和形式,將憲法和基本法教育納入到國情教育的體系中來。憲法是基本法的立法依據和效力來源,基本法是國家主權與高度自治在香港地區的法律體現。基本法作為憲法精神在香港地區的具體體現和香港地區客觀實際的法律表達,其規範條文和精神實質既是我國最基本的國情和最大實際的反映(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又結合了香港地區的歷史文化和社會傳統,本身即是我國一定階段國情的真實寫照。同時,憲法和基本法也從法律角度明確了一國公民所享有的權利和應承擔的義務,為香港青少年參與政治生活提供了一個確定的法律框架。因此,加強憲法和基本法的宣傳教育是進行國情教育的可行路徑。加強憲法、基本法教育的過程,就是青少年加強國家認知、樹立正確價值觀念的過程。

  第二,強調特區政府在國情教育中的主導權,落實國家對教育的監督權。基於國情教育的政治屬性,國情教育應當是一種以國家為主體實施的教育,這不僅要求特區政府要積極推動教育改革、有所作為,也關係到國家的教育主權和對教育的監督權問題。⑥具體到香港地區,國家的主體性體現在至少兩個方面:一是特區政府及相應的教育部門要切實承擔起推進國情教育的義務和責任,在對教育政策進行調整、規劃的過程中逐步落實大中小學等各個階段的國情教育。在尊重學校辦學自主性、教學與學術自由的基礎上,履行特區政府對教育的監管職責,及時消弭“港獨”等錯誤思潮在學生群體中可能造成的不良影響;二是針對香港地區教育體系中的種種亂象,國家也要有所作為,及時擺明立場,糾正方向。

  第三,結合本土意識與國家意識兩個層次,在教學過程中啟發香港地區青少年主動對香港和國家的未來進行思考。本土意識是“愛港”、“愛澳”的地域性意識,但這種意識並不必然地與國家意識存在衝突。任何以“激進”、“排外”的視角去看待本土意識都是對本土意識的異化和扭曲,也會造成本土意識和國家意識關係的錯位,“港獨”就是錯誤理解本土意識與國家意識關係的典型體現。在國情教育過程中,要引導青少年正確認識本土意識與國家意識的內在聯繫,樹立積極正面的價值觀念,使青年可以將香港特區與國家的未來結合起來。

  第四,採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授方法,創新國情教育的方式和手段。國情教育與其他學科不同,不僅有豐富的理論知識,還具有鮮明的實踐品質。國情教育不能無視國情存在的歷史和現實因素,更不能脫離社會政治生活的基本框架。這就要求國情教育必須同社會政治生活實踐結合起來,在實踐中進一步深化青少年學生對國情的感悟和理解。在這一過程中,可以採取多元化的方式和手段,比如參觀歷史紀念館、舉辦有特色的國家文化活動和憲法與基本法知識競賽等,使青少年學生可以在兼具趣味性與知識性的活動中增強對國家的認同感。

  四、結語

  習總書記強調,“廣大港澳青年不僅是香港、澳門的希望和未來,也是建設國家的新鮮血液。港澳青年發展得好,香港、澳門就會發展得好,國家就會發展得好”。⑦可以說,香港青年的成長和發展是一個直接關係到香港未來走向的關鍵性問題,也是一個關係到國家發展建設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全局性問題。國情教育可以有效彌補當前部分香港青年中國家認同缺失的問題,為青年參與特區發展、共建“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奠定心理基礎。當然,國情教育也是一個連續性和長期性的過程,它的順利落實需要香港特區政府和中央政府的積極引導和具體應對。

  註釋:

  ①參見陳冬:“大力培養‘一國兩制’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人民日報》,2017年10月13日,第7版。

  ②康玉梅:《“一國兩制”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國民教育與國家認同》,《環球法律評論》,2018年第2期。

  ③參見何志平:《香港青年:問題與出路》,《港澳研究》,2015年第1期。

  ④參見王若愚:“‘港獨’思想泛濫,香港基礎教育難辭其咎”,觀察者網,原文鏈接:https://www.guancha.cn/wangruoyu/2017_09_12_426710_s.shtml,最後訪問日期:2019年1月10日。

  ⑤徐海波、包毅:《“中國夢”引領香港社會發展的必要性與可能性研究》,《特區實踐與理論》,2017年第2期。

  ⑥參見鄒平學、張晉邦、李嶽峰:《香港基本法頒佈25周年的回顧與前瞻——基本法實施中的青年、媒體、教育問題學術研討會會議綜述》,《江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4期。

  ⑦習近平會見香港澳門各界慶祝國家改革開放40周年訪問團時的講話,《人民日報》,2018年11月13日,第2版。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9年4月號,總第256期)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