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古代畫家如何詮釋青年?
http://www.CRNTT.com   2019-05-06 14:35:35


《五王醉歸圖卷》(局部)
 
  浪蕩青年

  《五王醉歸圖卷》

  青年給人的印象多是朝氣蓬勃,但由於經歷太少,他們在遇到挫折時容易陷入消沉。為了排解人生中的煩惱,有的青年養成了喝酒的習慣,甚至到了不醉不歸的地步。傳說青年時代的李隆基鬱鬱不得志,曾鐘情於飲酒,喝得昏天黑地後還涉嫌“醉駕”。後世畫家覺得此事甚是滑稽,於是創作了《五王醉歸圖卷》,引為笑談。

  李隆基年少時命途不濟,其皇孫身份被降封為臨淄王。唐武則天年間,已到弱冠之年的李隆基先是在親衛府任右衛郎將,後又任尚輦奉禦,負責管理皇帝內外閑厩馬匹,《五王醉歸圖卷》的故事就發生在這期間。

  《五王醉歸圖卷》由元代畫家任仁發創作,紙本設色,縱35.5厘米,橫212.5厘米。畫中描繪了李隆基與他的四個兄弟宋王、申王、岐王和薛王出游飲酒,醉後騎馬回家的情景。據唐鄭處誨《明皇雜錄》記載,李隆基與其他四王少時感情和睦,常一同宴飲,喝酒、下棋、鬥雞、擊球、打獵、游賞,可謂形影不離,這種親密在《五王醉歸圖卷》中得到了呈現。

  《五王醉歸圖卷》中繪有五王及四名侍從,人物皆騎馬匹。其中,穿深紅色衣服、由兩個侍從攙扶者為青年李隆基,坐騎為“照夜白”。在李隆基後面的是身著淡黃衣、騎烏騅馬、面部醉紅的宋王;接著是顧前盼後、騎“玉花驄”的岐王和騎“黃驄驃”的薛王;需要侍從側騎服侍、伏鞍欲吐者為申王,坐騎為“九花虬”。畫中侍從們挽起袖子,躬身服侍著東倒西歪的主人,從表情上看,有的侍從似乎要支撐不住了,場面十分詼諧生動。

  《五王醉歸圖卷》傳承至今,保存相當完好,除包首破損被更換過外,大多保留了清宮原來的裝裱。《五王醉歸圖卷》歷經元明清三代官員及文物鑒賞家遞藏,已經明確的收藏者包括王麟郭、王永吉、梁清標、耿昭忠、耿嘉祚等收藏大家。清時,此作被收入宮中,乾隆、嘉慶均在畫上蓋了收藏印,用清朝最高規格裝裱重裝此卷,並登記在皇宮書畫著錄《石渠寶笈》中。

  民國時期,《五王醉歸圖卷》和另外20件名作被溥儀賜予其弟溥傑,其中還包括宋徽宗《摹張萱虢國夫人游春圖》等名畫。20世紀中葉,此畫流於美國,直至2009年才通過拍賣渠道回流國內。

  2016年12月,《五王醉歸圖卷》亮相北京拍場,最終以3.036億元成交。該作品成交價創2016年中國藝術品全球最高成交紀錄,現收藏於蘇寧藝術館。

  (來源:光明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