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以“四個一體化”建設高質量都市圈
http://www.CRNTT.com   2019-07-15 08:00:19


 
  以“四個一體化”破解都市圈發展難題

  解決我國都市圈規劃發展中的問題,可以從空間規劃、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產業發展“四個一體化”入手。

  一是空間規劃一體化。目前,我國法定規劃體系中的城市總體規劃、城鎮體系規劃等一般均是在行政區範圍內開展,而地方政府往往局限於各自的行政範圍內求出路、謀發展。未來,我國應積極探索都市圈規劃的編制機制,把微中心建設作為重要的抓手來完善城鎮體系,在完備的縱向控制體系中,建立橫向協調對話機制。

  二是基礎設施一體化。良好的基礎設施尤其是交通基礎設施,對提高都市圈整體效率,解決遠距離通勤問題意義重大,是都市圈一體化的必要基礎。我國應高度注重綜合交通體系建設,構建以城際鐵路、市郊鐵路和市域軌道為主體覆蓋都市圈的綜合交通網絡,做好不同運輸方式的銜接換乘;並推行交通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以消除斷頭路為突破口,完善區域高速公路網。此外,在建設過程中,應鼓勵多方資本介入,利益共享、風險共擔。

  三是公共服務一體化。首先,要以改革戶籍管理制度為起始和指引,配合社會保障、住房保障、教育、醫療等政策的同步或逐步的階段性改革和完善,消除限制人口自由流動的障礙。其次,要建立都市圈公共資源共享機制。在管理模式方面,可開展多層次多模式合作辦學辦醫;在配置機制方面,應逐漸從按行政等級配置向按常住人口規模配置轉變;在對接體系方面,加快推進社會保險體系對接,逐步實現社會保障“一卡通”,完善都市圈住房規劃和用地供應機制;在供給主體方面,增加健康、養老、家政等服務多元化供給,鼓勵都市圈城市聯建共建養老機構,推動博物館、劇院、體育場館等共建共享。

  四是產業發展一體化。按一般規律來說,都市圈產業呈逆序化分布,中間以三產為主,第二圈層二產比重較高,外圍以農業為主。都市圈產業演進的本質是一個“產業升級—土地緊缺—價值重組—空間調整”的過程。但由於我國特殊的財政體制,各方基於自身的利益訴求,往往造成協調合作的“囚徒困境”。

  建設外圍微中心是重要路徑

  具體而言,關於都市圈產業協同合作,可以從機制創新、模式創新和管理創新三方面進行推進。首先,機制創新方面,可通過稅制改革,建立GDP分計、稅收分享制度,推動區域產業協同;其次,模式創新方面,可通過股份合作、飛地自建、托管建設等模式推動異地園區共建;再次,管理創新方面,應統一要素市場,清除市場壁壘,營造規則統一開放、標準互認、要素自由流動的市場環境。

  按照上述“四個一體化”,建設外圍微中心是都市圈培育的重要路徑。在微中心開發方面,可採取兩種模式:一是SOD模式,即通過社會服務設施建設引導的開發模式,使新開發地區的市政設施和社會設施同步形成;二是TOD模式,即把公共交通和未來的城市空間緊密聯合,圍繞軌道交通及快速公交線路等大容量公交站點進行的可持續土地開發,以適宜的距離為半徑,營造宜人的步行環境,促進土地利用與交通之間的良性循環。然而,由於我國行政體系中交通、規劃、土地管理等部門的權力分割,加之政府財政投資風險較大,如何合理應用SOD和TOD模式,仍需堅持不懈的探索和實踐。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華夏幸福產業研究院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