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地球快沒沙子了:采沙速度高於自然恢復速度
http://www.CRNTT.com   2019-08-19 15:23:32


  中評社北京8月19日電/我們居住的大樓、喝水用的杯子、工作用的電腦,難道有什麼共同之處嗎?答案是有的,那就是沙子。這是我們在現代生活中隨處可見的一種關鍵性原料。

  但可怕的是,幾乎沒有任何人知道現在地球還有多少沙子,又有多少還能被挖掘。

  近期英國《自然》雜誌發表的評論稱,目前沙子和礫石的采掘速度,已經超過了其自然恢復的速度。導致這種不可持續采挖的原因是失察。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和聯合國環境署(UNEP)的報告,已經“在沙子裡踏下了一個重重的腳印”,接下來,行動和法規必須跟上。

  需求可能很快超過供給

  很多人不相信沙子會短缺。因為眾所周知,沙漠占到了地球上陸地表面積的20%。然而可惜的是,沙漠裡的沙子太過光滑以致無法使用。適合工業用的有棱角的沙子,絕大多數都來源於河流——其僅占地球面積不到1%。

  目前沙子和礫石已經是采掘量最大的一類原料,甚至比化石燃料更多。需求大幅增加的原因是城市化和全球人口增長。全世界每年大約會使用320億噸至500億噸沙子,主要用來製造水泥、玻璃和電子產品。

  最新研究認為,這個用量比自然再生率要高。因此,只要到本世紀中葉,需求就可能會超過供給。

  一直以來,人們對全球采沙量的估計並不可靠——顯然是過低了。截至2019年初,研究人員搜索了443篇關於采沙的論文,其中只有38篇定量地描述了采沙量,長期性、全流域的沉積層監控項目也很少。

  當然,從技術上講,想要定量評估沙子如何移動或是沿河流如何沉積也是很困難的;而且很多大河會流經多個國家,使得統計更加不容易。

  亟待建立監管和統計系統

  所有這些問題,在WWF和UNEP的報告中都有所強調,報告也質疑了當前的采沙是否具有可持續性。報告認為,問題出現的根源,在於缺乏足夠的數據和政策來引導人們以合理的速度消耗和采挖沙子。

  例如,聯合國的商貿數據庫僅根據質量和成分,將沙子和礫石的進出口量分成一兩種類別。其中沒有區分沙子的來源是有自然補充的主動來源,例如河流和三角洲;還是無補充的被動來源,例如地質沉積層。

  而另一方面,國際沙子貿易數據庫則過於簡陋,也導致無法判斷可持續性。《自然》文章稱,大多數沙子貿易未記錄在案。如2006年到2016年之間,新加坡報告從柬埔寨進口了8千萬噸沙子,但柬埔寨確認的出口量只有不到4%。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