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快速邁向服務經濟時代
http://www.CRNTT.com   2019-08-23 08:35:05


 
  三是新型城鎮化拓展了服務業發展廣闊空間。1978年,中國城鎮化率僅為17.9%,2018年達到59.58%,城鎮數量和規模不斷擴大,成為最主要的空間形態。在現代社會,城市是服務業發展的主要平台,服務業的規模和結構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城市化水平和城市規模。隨著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進程加快,由此引發的城鎮服務需求空間巨大,無論是在規模上,還是品質上,新型城鎮化將對服務業的規模迅速擴張和高質量發展產生積極影響。

  四是農業現代化為服務業發展注入新動能。促進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農業轉變,符合中國當前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根本要求,對於踐行扶貧減貧、綠色發展、提質增效等新時代重要戰略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現代農業是一個大農業的概念,要實現農業現代化、不能僅僅局限於“種植業”的發展,還需要特別關注農業的產前、產後問題,關注拓展產業鏈條之後的附加值和綜合效益問題。而農業的產前、產後問題,已經屬於服務業的發展範疇,發達國家經驗和中國這些年農業發展的實踐表明,大力針對農業的生產性服務業,建立社會化的農業產業化服務體系,實現農業現代化、低碳化和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手段。要建立起強大、高效、高附加值的現代化農業,就必須加快構建和完善現代農業綜合服務體系,通過發展包括農村金融、農業科技、涉農物流、動植物疫病防控、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農村勞動力培訓、農機租賃等為農服務產業,以現代服務業促進農業現代化。顯然,農業和服務業的深度融合發展,為拓展服務業發展空間和延伸服務產業鏈條創造了新動能,提供了新機遇。

  五是技術創新催生服務供給新內容。新一輪科技革命將成為包括服務業在內的整個經濟轉型升級的驅動力量。新技術替代舊技術、智能型技術替代勞動密集型技術的趨勢明顯,特別是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信息技術的廣泛普及和深度應用,將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架構和標配。這些新技術以近乎零邊際成本的方式生產並共享著商品和服務,不僅前所未有地重塑消費模式,還將顛覆傳統產業的發展方式。新一輪科技革命將使服務業分工繼續深化,激發服務領域的持續創新。在服務內容、服務供給主體及提供方式等方面賦予新的內涵,將促使產業價值鏈分解出更多新的服務業態,商業模式、運作方式、管理方式上的更新迭代也將成為常態;與此同時,還會促進一大批新興服務業的崛起和發展,帶動服務業生產效率和競爭力的提升。

  中國邁向服務經濟時代是不爭的事實

  文章指出,一是服務業規模持續擴大,對GDP貢獻率明顯提高。伴隨著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的快速推進,企業、居民、政府對服務業需求日益旺盛,拉動了服務業增長;技術進步則極大地改善了服務供給質量和效率,增強了服務流動或交易的可能性。在多重因素推動下,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不斷提升。1980年至2018年,中國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速超過17%,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從22.3%上升到52.2%,提升了29.9個百分點;服務業對GDP的貢獻率也從1980年的19.2%上升到2018年的59.7%,提升了40.5個百分點,服務業已成為中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

  二是服務業就業增長顯著,成為吸納勞動就業的主渠道。勞動就業是最真實反映一個國家(地區)經濟結構變化的指標,代表性產業變化的規律和趨勢。伴隨著服務業的快速擴張,服務業已成為中國吸納就業最多的產業,為緩解就業壓力做出了重要貢獻。2011年,中國服務業就業比重首次超過第一產業,成為吸納勞動就業最大的部門,此後的年份不斷拉大與第二產業和第一產業的差距,服務業勞動就業的占比顯著提升。1980年至2018年期間,中國服務業就業占全社會就業的比重從13.1%上升到46.3%,提升了33.2個百分點。其實,在中國,服務業就業的占比被低估了。因為,許多農村勞動力被統計為農業勞動者,但實際上在從事服務業工作,比如鄉村旅遊、農家樂、農村電商等。總之,服務業就業成為中國勞動就業主渠道,這是一個不爭事實。在中國,這種趨勢有正在加快的可能。如何充分發揮服務業“穩就業”的作用,是中國宏觀經濟政策必須重點或者優先考慮的議題。

  三是利用外資也進入了名副其實的“服務經濟時代”。2001年以前,外商投資基本聚焦在製造業;隨著中國服務業對外資的限制進一步放開,以及外資對中國服務業市場前景的看好,外資投資於服務業的比例迅速攀升。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05年外商直接投資額中,服務業只占24.7%,2011年這一比例已經首次超過50%,2018年則攀升到68.1%,服務業已經成為外商投資最為“青睞”的選擇。

  服務經濟時代的“中國服務”和“中國製造”仍須並舉發展

  文章認為,中國已經進入服務經濟時代,這是不爭的事實。但這並不意味著要一味地提高服務業占比,一味地追求服務業規模擴張。我們要充分考慮到中國工業化還沒有完成、各地區工業化進程差異很大、有些地區工業化水平還很低的客觀事實,要在高水平推進工業化進程中積極發展服務業,也要以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的服務業助推工業化水平,堅持“中國服務”和“中國製造” 並舉發展,實現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的互促共進。

  國際經驗表明,大型經濟體在工業化中後期階段,單兵突進地發展工業或者服務業都不可取。一些國家和地區因為製造業過度轉移而選擇了單一的服務業發展道路,動搖了國內實體經濟基礎,也削弱了其國際競爭力。我們必須吸取這方面的教訓,既要繼續築牢製造業基礎,也要保持現代服務業良好發展勢頭,採取適合中國國情、務實的產業發展戰略,堅持走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雙輪驅動之路。

  先進製造業,有些可以高起點發展,有些則可以通過改造傳統製造業升級而來。對傳統製造業的改造升級,很大程度上依賴生產性服務業或者知識密集型服務業的嵌入,這也是我們不能夠忽略的。中國工業化進程中,有著龐大的傳統製造業。對這些傳統製造業,不能簡單地拋棄或者拒絕,而是要堅持“揚棄”的原則。這就有賴於知識服務元素對傳統製造業的融入或滲透,依托生產性服務業引領其轉型升級。這樣做,既避免了傳統製造業簡單被淘汰引發的社會震蕩,也為服務業發展,特別是生產性服務業大發展提供了空間,還為先進製造業發展尋找了一條新的路徑,是“雙贏”或“多贏”的選擇。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