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仇長根:台2020選舉小黨動向與走向觀察
http://www.CRNTT.com   2019-09-30 00:28:11


 
  6、小黨各自為主分而自治難成合力。每次選舉國、民兩黨各自都在同陣營進行艱苦的整合,希望“一加一大於二”。以泛藍為例,迄今唯一一次算是勉強整合成功“連宋配”參選2004大選,但選後又分裂。利益驅動與政治交換,確有個案成功。去年“九合一”選舉,藍、綠都有脫黨投靠對方陣營,如參選台南市議長獲國民黨支持勝出而遭民進黨除名的郭信良,今年又“變臉”回綠營挺蔡英文。但總體上小黨不會歸順大黨,整合也難以成功。因為,政黨各自的政治目標與理念不盡相同;各自的政治能量與利益不盡一致;各自結集組成的政治人物來自不同的方向。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如此,第三政治力量小黨在台灣政治舞台始終會扮演一定的角色,成為“關鍵性少數”。而且,每個政治時段就會有新的小黨成為“主力軍”。2016“立委”選舉,同屬深綠陣營的台聯黨被時代力量“擠掉”;明年選舉台灣民眾黨現有支持度如能持續,勢將取代時代力量成為第三大黨。

  7、小黨資源極為有限生存困難。政治很現實,政治講實力,政治很殘酷。台灣現行“選制”不利小黨,“總統”大選候選人必須由上屆選舉達到總有效票數5%以上政黨推薦,並繳納保證金1500萬元新台幣。非政黨推薦參選人須申請經公民連署達到最近一次“立委”選舉人總數的1.5%,並先繳交連署保證金100萬元新台幣,通過連署門檻後再繳交1500萬元新台幣保證金才能參選,這對多數小黨來講確有困難。“立委”選舉採取“單一選區兩票制”,基本變成藍、綠對決的局面。但有些實力的小黨可以寄望“政黨票”分得席次占有台灣政治舞台。因此,長遠看小黨命運,依一般規律新組建的小黨總是“高開低走”,要想“光環”持久很難做到。而林林總總的小黨,本身人才及資源匱乏,赤手空拳,單打獨鬥,加上政治理念“極端化”,得不到主流民意支持,還要受制於執政當局的打壓,使得多數小黨名存實亡。過往即使有李登輝支持的“極獨”小黨台聯黨命也不長,2015年成立由民進黨力挺的“極獨”小黨時代力量也好景不長,兩位黨主席先後辭職,兩位“立委”先後退黨,1位“立委”被除名,整個黨漸漸弱化。

  8、第三政治力量小黨隨時可能突起。目前看,郭台銘退出國民黨不參與2020連署競選“總統”,但仍“不放棄參與政治事務”,“郭柯合”小動作不斷;王金平“順著因緣走”,試圖成立民主聯盟,揚言“參選到底”,下一步動向仍是謎團。民進黨原“閣揆”賴清德會扮演何種角色?呂秀蓮退出民進黨參與連署競選“總統”;新黨提名“楊陳配”(楊世光、陳麗玲)參與連署競選“總統”;宋為避免親民黨“泡沫化”,11月22日前會不會有一場第三政治力量小黨合作“大戲”,有待觀察。尤其,柯文哲由醫生走上從政之路,近五年歷練已不再是昔日的“政治素人”,政治盤算與權謀,不亞於政壇老手。柯親任黨主席的台灣民眾黨,雖然成立時間不長,但目前民調顯示有約一成支持度,已成事實上的第三大黨。迎戰2020選舉,雖說柯與“郭王”結盟暫時破局對柯有損,但如果能得到“郭王”粉絲轉向支持,將是一股令藍、綠生畏的政治力量。

  總之,台灣政黨政治發展,從國民黨“一黨專制、威權獨裁”,到國民黨與民進黨兩黨輪替執政,其發展過程中,始終伴隨著第三政治力量的“興起、衰弱、泡沫、再興起”。這種格局,循環不斷,已成規律。因為,理智、理性的台灣選民對藍、綠之外的第三政治力量小黨,還是有所期待;藍綠之外的小黨都希望有自己的主體性,會努力地去爭取選民而求生存;小黨生存空間不會窒息而始終存在,但難成大氣候,總趨勢“泡沫化”。

  (作者仇長根,兩岸交流與區域發展研究所所長、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