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我國製造業發展的歷程與寶貴經驗
http://www.CRNTT.com   2019-11-01 08:48:06


 
  製造業發展實踐凝結出寶貴經驗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基本實現了工業化,造就了人類經濟發展史上的“中國奇跡”。我國製造業的發展實踐取得的一系列寶貴經驗,不但為未來製造業乃至經濟社會發展指明了方向,也為世界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工業化提供了中國經驗、貢獻了中國智慧。我國製造業發展的經驗,可概括為以下五個方面的“結合”:

  一是做好頂層規劃與激發基層活力相結合。新中國在成立伊始,就著手制定經濟發展計劃或規劃,至今已經實行了十三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我國的規劃體系既包括綜合性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城市總體規劃,也包括不同領域、不同產業的專項規劃;不僅包括短期規劃,也包括中期及中長期規劃;不僅包括中央政府層面的規劃,也包括地方政府、部門、園區層面的規劃。頂層規劃有利於形成共識,保持發展方向和政策的穩定,並且加強了對企業的引導。與此同時,改革開放以後推動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國有企業改革、中央和地方財政分權等改革舉措,亦有效調動了地方、企業和個人的主觀能動性,極大地激發了基層活力。

  二是政府作用與市場機制相結合。市場在調動微觀組織和個人的積極性、發現價格、配置資源、應對不確定性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製造業的騰飛得益於市場化導向的改革。但是市場機制也有其自身的缺陷和不足,因此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同時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比如,在基礎設施建設、科學技術研發等具有巨大正外部性的領域,在限制壟斷、促進競爭以及維護社會公平、縮小貧富差距等方面,都需要政府發揮應有的作用。

  三是比較優勢與能力建設相結合。根據古典經濟學的理論,按照比較優勢參與分工,能夠使參與分工各方的福利都獲得增長。改革開放之前,受特定的國際環境約束,我國實施了重工業優先的發展戰略,雖然對建立我國工業基礎、保障國家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導致了要素價格扭曲、產業結構嚴重失衡、人民生活受到影響等問題。改革開放之後,我國通過發揮要素成本低的比較優勢迅速成為國際分工體系中的重要一環。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動力和國際競爭力主要不再依賴於自然資源、人口、交通區位等,而是依賴於通過人力資源發展和技術創新形成的內生能力,製造業整體以及部分製造業領域都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能力。我國製造業的能力整體上表現為較低的製造成本、完善的產業配套、快速的商業化能力、不斷增強的創新能力等所構成的綜合競爭優勢。

  四是技術引進與自主創新相結合。後發國家由於有發展道路、技術發展路線等方面的經驗和教訓可以借鑒,因此相對於先發國家具有“後發優勢”。“後發優勢”在技術創新方面表現得尤為明顯。通過向先發國家學習和引進技術,後發國家可以有效降低技術創新中的不確定性,跨過技術發展中的某些階段,從而加快縮小與先發國家之間的差距。改革開放以來,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和再創新,我國製造業在許多產品上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優勢;在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前沿技術領域也通過自主創新進入了世界領先梯隊。

  五是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相結合。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競爭,不但可以獲得更廣闊的市場發展空間,而且可以發現領先用戶的新需求及前沿技術發展帶來的市場機遇,全球市場競爭的壓力也能夠促進國內企業不斷提高效率。在改革開放之初,國內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市場容量有限,國際市場為發揮我國國內比較優勢、擴大生產規模、發揮規模經濟提供了條件。當前,我國製造業發展已經離不開國際市場,未來,廣闊的國際市場亦將為我國製造業發展持續提供發展空間。還要看到,我國國內市場也為製造業能力的提升提供了穩固的基礎。經濟增長、收入提高帶來的消費升級和產業升級對製造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許多先進技術只有在市場的支持下才能不斷迭代、完善、提高,而我國巨大的國內市場容量為縮小技術差距、實現技術趕超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可以看到,我國能夠在發電設備、建築建材、高鐵等領域實現超越,都是與規模巨大且占有相當高比例世界增量份額的國內市場分不開,在數字經濟、人工智能領域的領先也得益於國內巨大市場的支持。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李曉華(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