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中國成為世界第一產氫大國
http://www.CRNTT.com   2019-11-29 12:39:04


  中評社北京11月29日電/央視網消息:統計顯示,目前國際制氫年產量6300萬噸左右,中國每年產氫約2200萬噸,占世界氫產量的三分之一,成為世界第一產氫大國。

  在氫能及燃料電池領域,我國已經初步形成從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到示範演示的全方位格局,布局了完整的氫能產業鏈,涵蓋制氫、儲運、加注、應用等4個環節。

  當今世界主要發達經濟體,已經把氫能源的利用放到了一個戰略的高度來對待,如何看待國際氫能研究和產業發展的總體格局,中國發展氫能產業又處在怎樣的位置上呢?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能源與環境項目主任張衛東近日在《論道》欄目中發表了看法。

  張衛東:從研究方面我們來看的話,我個人的理解,中國處在跟跑階段,並蓄勢待發,向領跑趨勢發展。

  同時,產業這一塊也是同樣的態勢,但在產業方面,中國會很快地轉向領跑。因為大家都知道,在我們所有的媒體的發布這種情況來看,有一次能夠採購幾輛、幾十輛、甚至上百輛就已經很不得了了,而僅南海,我們的佛山南海區,那到今年年底就要進行超過300輛燃料電池大巴車的採購。那它反映的是什麼?反映的是你整個產業集成,後續的一系列的研發產業的這種力量。

  從未來的十年,我個人建議,未來的氫能發展確實不能僅局限於車用,更大的潛力在哪裡?在二氧化碳加氫轉化合成這個方向。如果我們能夠把思路反過來,不再把二氧化碳作為可怕的溫室氣體,它確實是溫室氣體,但不可怕,為什麼?它是原材料,它可以和氫進行合成,其他作為化學合成的原料,不再把二氧化碳作為非常可怕的溫室氣體,實際上如果我們能夠因勢利導,會有非常大的發展。

  所以我個人的一個理解,在這些領域,在包括車輛、包括二氧化碳轉化等等的一系列氫能的產業,甚至研究這方面,我個人的判斷,世界要靠中國,世界離不開中國。而在氫能整個產業鏈的發展,中國的地位當仁不讓。因為可再生能源當中,風能、太陽能在前期技術研發之後,在全球進行普及的這個現實當中,中國所發揮的作用使光伏全球的生產成本,降低了超過90%,這才是我們大家都能看到,到國外也好,國內也好,很容易看到各種光伏的電站。

  所以我個人的判斷,如果世界要把氫能作為未來二十一世紀終極能源的話,離不開中國,我們把科技創新,把我們的產業發展融合起來,共同地實現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來源:央視)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