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分析與政策建議
http://www.CRNTT.com   2020-02-20 08:30:01


 
  三、非典疫情的經驗教訓與應對措施

  11、2002年11月-2003年6月,非典疫情大致分為初發、加速擴散和減退三個階段。12、非典期間,財政政策方面,我國主要通過財政減免、補助補貼、國債支持三類支持措施抗擊非典。貨幣政策方面,總體保持穩健,維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通過適當信貸傾斜等方式支持防治非典工作。四大防治措施,維護經濟生產活動的正常有序運行:加強組織領導,形成統一的指揮體系;堅決切斷傳染源,控制疫情擴散和蔓延;全力組織救治,集中科研力量,開展聯合攻關,努力提高治愈率;做好物資供應,維護正常經濟社會秩序。

  四、政策建議(一)短期措施:救急如救火13、財政政策是關鍵,加大減稅和支出力度(1)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細化落實30條對疫區和重災行業小微企業的貸款支持措施,出台稅收減免政策。(2)減免、降低社保繳費率等措施,將兩會後要推行的改革措施提前實施。(3)適當減免一季度受疫情影響嚴重的部門尤其是交運(民航、公路客運、水路客運和出租汽車)、旅遊、餐飲、住宿等行業的增值稅,虧損金額抵減盈利月份的金額以降低所得稅稅基。(4)進一步降低社保繳費率,養老、醫療繳費率可分別降低1和2個百分點,降低企業負擔。(5)給予企業部分受疫情影響期間受損行業和企業的財政貼息,不必設定名單制管理擴大惠及面,可暫定一個季度,視疫情持續時間再調整。(6)對參與捐贈的企業和個人行為予以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抵扣,不受目前企業所得稅稅前利潤12%限額的約束,鼓勵社會捐贈。(7)擴大赤字率至3.5%。當前財政收支矛盾大,且2020年以收定支,財政收入下降,疫情防控支出增加,屬預計外的支出,為避免擠壓其他民生和穩增長支出,有必要擴大赤字。14、對重災地區和行業進行定向降息降准。除了提供短期流動性之外,對重災地區和行業進行定向降息降准,穩定市場預期,幫助企業渡過難關。15、在主要疫區和特大城市探索靈活辦公機制、錯峰上下班,發展線上和智能化辦公,避免人流交叉感染。16、盡快恢復生豬、家禽類飼料的供應和物流系統,避免生豬、禽類因飼料供應和銷售受阻而大面積撲殺產生新的疫情。17、兼顧企業和員工利益,落實員工帶薪休假制度的同時,延長的假期及推遲開工的期間內按一定比例支付基本薪酬而非強制工資,減少企業因負擔過重而在復工後加大裁員的現象。

  (二)長期措施:改革深層次體制機制問題,讓悲劇不再重演,化危為機18、更深層次的,新冠疫情暴露出了我們在信息公開透明、輿論監督、社會治理、應急管理、醫療科技、民生、中小企業融資難貴、稅費成本高、調動地方官員和企業家積極性等方面的諸多問題,是很好的清醒劑,與中美貿易摩擦一樣,對此前流行的全面超美、“厲害了”等過度膨脹言論是很好的清醒劑。經此一疫,讓我們更加理智、客觀地反思中國在軟硬實力上的差距,更清醒深刻地認識到在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上的真實差距。未來我們應從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到更多關注民生和人民幸福。此次疫情中暴露的體制機制問題,應以改革的方式予以解決,讓悲劇不再重演。危機並不可怕,關鍵是怎麼應對,化危為機,改革戰疫。

  19、強化信息公開透明,實施政府信息公開清單管理和政府信息定期披露機制。加強輿論監督,充分尊重新聞媒體和社會公眾對重大公共事件的知情權,避免公權力被濫用。盡快建立《吹哨人保護法案》,保護公民為維護社會公正和公眾利益的有事實依據的報料行為,吹哨人不會受到洩密或傳播謠言等指控。

  20、強化社會治理體系和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建設。一是治理理念上,實現從管理到服務的轉變,從傳統“堵”的思路轉移到“疏”的思路。二是完善治理主體,推動政府、社會和公眾公共參與的協商,在信息共享、情況通報等層面加強合作。三是暢通信息溝通渠道。四是打造智慧政府,深化政府與信息技術融合發展。五是強化官員問責體系,表彰抗擊疫情戰鬥英雄,正反兩方面實施激勵約束。

  21、大力補齊醫療短板,改革醫療體制,放開市場准入但強化事中事後監管,提高醫務人員薪酬水平和改善工作環境,提高財政支出中醫療等民生支出占比。

  22、加強應急醫療體系建設。一是要落實醫院、疾病控制機構、衛生監督機構應急工作規範,明確應急響應、現場組織、工作流程、處置措施等操作規範和流程。二是加大政府對應急醫療人才、設備經費的投入與支持;組建各級應急醫療救援機動隊伍,人員由臨床救護、流行病學、特種醫學、實驗室檢測、消殺滅等方面專家和工作人員組成,不定期開展培訓和演練,確保衛生應急救援隊伍的穩定性。進一步健全急救人才引進和分配激勵機制、完善績效考核辦法。三是建立應急物資儲備庫,強化衛生應急儲備物資動態管理,健全物資儲備和調用制度。

  23、優化減稅降費方式,從當前主要針對增值稅的減稅格局轉為降低社保費率和企業所得稅稅率,提升企業獲得感。一是繼續下調社保繳費率3個百分點,其中養老、醫療保險繳費率分別下調1和2個百分點。二是下調企業所得稅稅率至21%,與美國聯邦企業所得稅稅率相當。

  24、以註冊制改革為抓手,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五大配套制度,從根本上解決民企中小企業和創新企業融資問題。

  25、加強逆周期調節,提前做好基建項目儲備,疫情過後大搞基建減稅,對於人口流入地區的都市圈城市群可以進行適當超前的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對交運、教育、醫療等基礎行業的投資,以刺激需求、穩定就業、完善基礎設施、提升中國製造競爭力和提高中國經濟潛在增長率。對人口流入地區,要適當放鬆地方債務要求,不搞終身追責制,以推進大規模基建;但對人口流出地區,要區別對待,避免因大規模基建造成明顯浪費。

  26、為了應對經濟持續下行,用改革的辦法穩增長。放開汽車、金融、能源、電信、電力等基礎領域及醫療教育等服務業市場准入,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深化國企改革,以黑貓白貓的實用主義標準,落實競爭中性和所有制中性,消除所有制歧視,提升市場競爭和資源配置效率。

  27、調動地方政府和企業家積極性,給地方官員新的激勵機制,給民營企業家吃定心丸。

  28、2019年在市場大討論“豬通脹要不要加息”、保6的時候,我們明確提出“充分估計當前經濟形勢的嚴峻性”、“拿掉豬以後都是通縮”、“該降息了”、“減稅基建”、“以改革的方式穩增長”、“以第二次入世的勇氣推動改革開放”。2019年底經濟初現企穩跡象,市場洋溢著樂觀的氣氛,我們多次提醒“經濟企穩基礎並不牢固”、“2020年中經濟面臨再度下行壓力”。我們一以貫之的三大政策建議組合:穩健的貨幣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大力度的改革開放。

  風險提示:疫情快速擴散。

  來源:微信公眾號:澤平宏觀  作者:任澤平、羅志恒、賀晨、馬家進、孫婉瑩(恒大研究院)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