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發放消費券要同時採取兩個措施
http://www.CRNTT.com   2020-03-27 09:23:33


  中評社北京3月27日電/新冠肺炎疫情給中國經濟帶來重大影響,圍繞如何恢復經濟增長這個問題,各方都在支招。部分城市已經開始發放消費券,這對於緩解居民的生活困難,刺激經濟增長,幫助中小企業走出困境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證券時報發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喬新生文章稱,必須指出的是,消費券實際上是一種特殊的財政政策,如果政府大量發放消費券,那麼,就等於政府再次分配,因此,必須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原則。

  發放消費券究竟是為了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還是為了解決居民的生活困難,政府應當權衡利弊,作出科學的判斷。如果在一個城市的內部,中小企業普遍面臨嚴重的困難,那麼,消費券的發放工作應當著眼於解決中小企業的困難問題,幫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如果一個城市的內部,居民生活遇到困難,那麼,發放消費券,應當優先考慮居民實際需要,同時考慮到中小企業發展需要。

  文章指出,政府扶持中小企業發展,應當首先考慮到中小企業的發展前景,萬萬不可將那些本來應該被淘汰的中小企業保護起來,讓他們浪費資源,影響經濟結構的調整效果。政府發放消費券,應當鼓勵消費者作出選擇,如果消費者選擇經營狀況良好、服務水平相對較高的中小企業,那麼,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就會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反過來,如果中小企業經營狀況不佳,消費者拒絕選擇,那麼,應當允許中小企業退出市場。這是市場經濟的題中應有之義,同時也是發放消費券必須注意的問題。

  如果在發放消費券過程中,採用的是結果導向,凡是經營狀況不佳的中小企業,都可以獲得政府的資金支持,政府通過發放消費券方式幫助這些企業走出困境,那麼,消費券發放有可能會導致市場被扭曲,資源配置越來越不合理。

  文章認為,政府設計消費券政策的時候,應當鼓勵消費者自我選擇,如果消費者自己選擇經營者提供服務,那麼,那些本來應該退出市場的中小企業,就會自然而然地退出市場,政府絕對不能採取指定消費或者強行消費的方式讓一些中小企業獲取不正當利益。

  許多地方政府為了支持中小企業加大技術改造的力度,向中小企業發放技術改造資金,一些中小企業本來缺乏科技創新能力,但是,千方百計地騙取政府的科技創新專項資金,結果導致政府的技術改造資金被中小企業吞噬。解決問題的根本出路就在於,一方面充分尊重消費者的選擇,讓消費者根據自己的消費習慣和消費需要選擇中小企業,另一方面應當增加透明度,讓更多消費者作出理性的選擇。

  部分學者擔心,如果大量發放消費券,是否會導致中國財政赤字進一步增加。當前中國地方政府的債務負擔相對較重,如果發放大量的消費券,勢必會增加地方政府的財政負擔。但是,必須充分意識到,生產和消費是一個完整的環節,如果沒有消費,那麼,生產也就沒有意義。只有刺激消費,才能促進生產。政府應當通過發放消費券的方式,促進地方經濟增長。

  文章提出,政府發放消費券促進消費過程中,應當採取以下兩個方面的措施:

  第一,應當大規模減少公共開支,將財政預算合理化,把間接消費變成直接消費。

  政府公共財政預算核心就是要加大公共產品生產力度,不斷滿足居民對公共產品的需要。現在許多地方政府已經出現了嚴重的路徑依賴,每當經濟遇到困難的時候,政府就會投入巨額資金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的步伐,通過修建地下鐵路,帶動經濟的增長。這是一種非常危險的現象。政府直接投資固然能夠促進經濟增長,但是,政府在投資過程中,一定會出現擠出效應。如果政府投資修建基礎設施,那麼,生產性消費企業可能會從中受益,而大多數消費性中小企業卻無法從中獲益。政府應當盡可能地抑制自己的投資衝動,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減少政府的生產性開支。與此同時,應當在吃飯財政基礎之上,盡可能地的壓縮公共開支,確保政府的資金直接服務於消費者。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