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 
中評論壇:疫情下兩岸有合作空間嗎
http://www.CRNTT.com   2020-04-06 00:07:33


論壇現場(中評社圖片)
 
  邵宗海:剛才忠信兄提到,今年1月6日,我們疾管署要派兩個專家到大陸考察,中國大陸經過一段時間,可能不到一個禮拜,剛好1月11日投票那天,大陸就回應願意接受,兩個專家就去考察了。這就使得台灣能在早期部署中國大陸疫情擴張時,可提前有了一個心理準備,當然他們也發現了大陸疫情可能不是那麼簡單。其實這件事在剛剛開始的時候,氣氛還是很好的,抬面下做點事情也還是不錯的。不過很可惜,到後來發展越來越不一樣了。

  講句實在話,口罩的問題不是說“夠不夠”或生產“多不多”的問題,那是一種Kimochi(感覺)的問題。其實我們兩岸之間很多問題都是Kimochi的層次。如果說,那時候台北願意提供給美國10萬片的時候,就應該請蘇貞昌不要講那麼多,包括“我們絕對不會提供口罩給外面”這樣的話。忠信兄,你剛才提出的數據就很好,其實我們早已了解到台灣的口罩,大概90%以上原料是從中國大陸過來的。

  楊開煌:
  “反滲透法”是兩岸溝通無形陰影

  第一,剛剛忠信兄講到哈伯馬斯(Jürgen Habermas, 1929- ) “理性溝通” 希望兩岸之間在現在無共識的情況下,也可以創造出“理性溝通”,忠信兄的用心,令人敬佩。我想他所謂的“理性溝通”即源自哈伯馬斯的“溝通行動理論”(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在其理論中,提出的“理性溝通情境”(ideal speech situation),然而哈伯馬斯“理性溝通情境”,應該不是完全沒有“共識”,而是建立在“四個基礎”,即可以說是四個共識之上:(1)規範一致性;(2)共享命題知識;(3)主體真誠互信;(4)意義可理解性。

  也就是說“理性溝通”也要有一個共識,在人類的溝通行為中,似乎不可能存在完全沒有共識的溝通情境。現在的問題在於大陸要有“九二共識”才溝通,而台灣要沒有“九二共識”才溝通,這兩個“共識”的基礎不一樣,沒有辦法建構一個“理性溝通”,那麼按哈伯馬斯的說法,是去討論“共識”這個預設的前題,那麼誰去談?目前的形勢,只能是兩岸間“國、民、共”三方,以中國國民黨為媒介的“間接理性溝通”,理論上“國、共”之間有談判共識,“國、民”之間應有生存共識,所以“間接理性溝通”是當前可行之策。

  第二,我們剛剛講到“間接理性溝通”是當前可行之策,但是如今在台灣的潛在溝通者,去大陸構建一個溝通的基礎的話,他們馬上會碰到“反滲透法”。“反滲透法”對於台灣去溝通的人來講,是一個無形的陰影。當局說“絕對不會”,但司法在你手上,“國家暴力”在你手上,溝通者處於弱勢,不對等的位階,如何能自保?所以,大家就不要溝通了!

  我覺得忠信兄的建議非常好,我相信大陸也有人願意做理性溝通。比如剛剛忠信兄提的這些數字、這些困難,如果我們都了解了,我們過去跟他講事實,講台灣處境,應該可以達到相互“換位”思考的效果,現在根本沒有這樣的基礎,這個是不是政府應該自己去做努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