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國際資本會大量湧入中國嗎
http://www.CRNTT.com   2020-04-24 00:29:24


  中評社北京4月24日電/網評:國際資本會大量湧入中國嗎

  來源:環球時報 作者:江湧(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
 
  在新冠疫情襲來之前,由人流、物流、資金流與信息流這四大流動匯聚而成的全球化滾滾洪流,業已出現日趨嚴重的去全球化趨勢。作為全球化旗手的美國,竟然掀起“美國優先”的保護主義聲浪,世界經濟風險在華盛頓發起的貿易戰與退群潮中不斷增加,國際資本亦如驚弓之鳥。
 
  疫情之前,“發展是硬道理”“發展是解決諸多問題的總鑰匙”等名言耳熟能詳。但是,新冠襲來,世界經濟乃至國際格局正由發展與安全這兩大力量牽制的趨勢愈發明顯。發展歡迎全球化、順應全球化並促進全球化,安全則反其道而行,逆全球化、去全球化與反全球化。疫情更加凸顯安全的重要。安全如果是1,發展就是在1後不斷加0,若失去了1,再多的0也沒有意義。
 
  疫情是一場危機,是人的安全危機,也是國家安全危機。新冠病毒感染者不分種族、膚色、語言、宗教和國界。疫情顯示,戰疫主體是國家,由國家組織人力、物力、財力奮起抗擊。但是,各個國家此前依照全球化國際分工,將產品(包括防疫物資)配置到成本低的偏遠地區生產,而後長距離運輸供給;同樣出於降低成本考慮,政府盡可能減少物資儲備,諸多企業甚至實行零庫存。如此,疫情突襲,缺乏物資儲備,也無力及時拿到救急物資,於是抗疫初期大多都亂成一團。
 
  有鑒這樣的深刻教訓,此前的“全球化發展”很可能被今後的“民族化安全”所取代,民族資本會重於跨國資本。重要防疫物資、日常生活必需品及其他關乎國家安全與人的安全的產品,會紛紛依靠自己生產自己消費,就近生產就近消費。當然,如果一個問題被安全化,那麼它就超越所有問題而成為優先目標。從經濟視角來看,就是不計成本,不惜代價。顯然,原本一身輕裝的國際資本要在民族化、安全化的約束下負重前行。若果真如此,在全球化下形成的國際分工概念與規則將被格式化。
 
  世界經濟列車不止有了發展油門,更有了安全刹車,未來似乎可以更好、更平穩地運行,但不幸的是,全球化軌道出了問題。全球化的趨勢性與周期性之爭又被顯露出來,經濟史學家所論證的周期性比趨勢性更有說服力,想必會得到廣泛關注,而中國主流經濟學家一邊倒地認定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的趨勢性。此輪全球化由美國主導,或稱金融資本全球化,正在按下暫停鍵,抑或就此終結。新一輪全球化如何重啟?怎樣運行?又將有什麼特征?近乎都是未定之數。百年未有之變局,國際資本何去何從?
 
  資金全球大流轉,尤其是金融資本國際擴張,是此輪全球化的最顯著特征和最積極動力。疫情衝擊下,糧食危機、通貨膨脹、經濟衰退、社會動蕩等次生災害會頻繁發生,這會加劇放大疫情的衝擊力。危機之下,避險勝過趨利。作為疫情“震中”的歐美,會失去昔日國際資本安全島的角色。中國因為率先控制住疫情,外加此前中國在經濟金融領域一系列擴大與深化開放的措施,會使很多人認為,中國無疑會吸引大量國際資本。
 
  然而,問題不會如此線性,國際資本是否會湧向中國,還要綜合中國潛在的險與蘊藏的利。就目前來看,資本湧向中國的凶猛態勢還沒有發生。人民幣沒有出現明顯的升值勢頭,相反還存在一定的貶值壓力。因為美國經濟告急,企業告急,紛紛贖回海外投資,換回美元,以解燃眉之需。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